在内蒙古包头教区,有很多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们,他(她)们虽已岁月如烟、年至耄耋,仍福传不止;虽满身疾病、痛苦难忍,仍心系教会;虽朝不保夕、自顾不暇,仍关爱他人。
小巴拉盖堂区慰问老人在内蒙古包头教区,有很多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们,他们虽已岁月如烟、年至耄耋,仍福传不止;虽满身疾病、痛苦难忍,仍心系教会;虽朝不保夕、自顾不暇,仍关爱他人。
安近涛神父(圣名玛窦)是河北邢台教区一位已故20年的老新神父。说神父老,是因为神父逝世时已近70岁;说神父新是因为神父晋铎刚满11年不久就被天父召回。
冬天顶风冒雪,春秋脚踩污泥,饿了就在山坡上坐下来啃几口凉馒头,经常是走上几十公里才能到一个小山村,为仅有的几位老教友行圣事、做弥撒、讲道理,也一次深受教友们的爱戴,就连教外人见了秦神父都会亲切地说:“这位背包的神爷爷又来了
——进德老年之家实习有感坐在安静的教室,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实习生活中的一幕幕,犹如刚过去的昨日之事,想起老年之家的老人们那一张张慈祥的脸,好像时时在对我微笑。
我与福利院老人们每天三次祈祷,念三分玫瑰经,祈祷恩人们神形康泰,主爱充满。回顾这三十几年的慈善之路,首先是感谢主,我们的在天大父,没有主的扶助和安慰,可以说我坚持不到今天。
有不少老教友,像我的外祖父,他每天要为子女、为炼灵、为修道的、上学的念一、二十分玫瑰经,还要颂念日课、圣月、圣毕哲祷文等各种传统经文。
那时不懂事,到教堂去印象最深的就是老跪在那里(那时跪凳没有垫衬),膝盖骨经常跪得生疼。教堂祭台前中间的通道把教友一分为二,一般女教友跪左边,男教友跪右边。
——追忆兴平老本堂杨嘉禄神父1985年1月21日,陕西省兴平市北塬上的陈文村圣堂内外哀乐四起,经声歌声随风飘扬,来自兴平和周围县市的诸多神父及万名教友臂缠黑纱、胸佩白花、满含泪水
老人摇摇头,我也没在意他为什么老盯着MP3看。我还是继续听歌。三瓶液体输完,已是中午,我正要下去打饭,公公拉着我的手,突然说道:你以后能不能给我听听你们的歌啊?我愣了一下,会意过来,老人原来也想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