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赫首先指出,自1960年起,大公运动的许多对话和聚会在教会内结实累累。然而,合一的终极目标尚未达成,因为各教会虽然「对合一的需求有共识,却还没对合一的形式达成一致的见解」。
教宗方济各称之为“对话文化的重要因素”。对话是“为了和睦共处,为了以兄弟相待”的必要态度。“持之以恒的勇敢对话不像矛盾和冲突那样制造新闻,却有助于世人谨慎地活得更好。
前一天下午有343名成员参与讨论,强调了在跨宗教和跨文化对话中携手同行的紧迫性。为和平祈祷的力量普世博爱运动主席玛加利大·卡兰(MargaretKarram)首先在简报会中作了见证。
欧洲主教团协会主席团成员由主席团主席,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总主教彼得‧埃尔多枢机率领,于四月二十六日觐见了教宗本笃十六世。这个主席团这几日正在梵蒂冈拜访圣座有关部门,了
于是,对话得以继续推进,耶稣向撒玛黎雅妇人进一步解释活水的真义。
我吁请大家为和平、对话和各国之间的团结互助祈祷:今天的世界比以往更需要这些恩典。”
三、合一对话教宗本笃十六将对话(dialogue)视为他任内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为此,教宗鼓励众人成为和平的工匠,向对话开放,既不排斥任何人,也不控制操纵。此外,我们也要走生态皈依的道路,「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教宗方济各在第53届世界和平日文告中,分五章阐述了以上的重点。
如此一来,人就能深入地相遇,也能推展创举、展开新的对话;这些创举和对话先前或许因肤浅、表面的互动而有所停滞。」隆巴尔迪神父从这一点连想到教宗与大人物们的相处之道。
教宗在谈话中详细论述了这一主题,他提醒与会人士,大公对话结出不少好的果实,但也需要我们警惕信仰的调和主义及冷漠的危险,因为这些都远离了梵二大公会议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