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当今教宗本笃十六世宣布,自2012年10月11日到2013年11月24日基督君王节为信德年,信德是诸德的基础,是我们认识天主走向天主的门。
基督之路常常与世俗之路背道而驰。比如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贬抑别人,彰显自己是常人的常态,而圣经里那个远远站着连天都不敢望的税吏,只是捶胸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
圣盎博罗削写道:我们不单要守住基督受苦之日,也须守住他复活之日,好使我们有一天的苦涩,也有一天的喜乐。(书信23)。这就是神圣的逾越节三日庆典:基督受苦、被埋葬和复活。
托朗枢机6月13日上午拜访位于伦敦西北部、全欧洲第一间印度教传统寺庙尼斯登庙时强调:「印度教和基督宗教共享许多珍贵的价值,其中怜悯可说是最重要的一个。」
啊,默西亚君王,你终于降生了。哈: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苏:哦?哈:他们恭恭敬敬地朝拜了这个婴孩,还拿出很多礼物送给他,其中有黄金、乳香和没药。咳,我这个人啊,真混蛋,真混蛋。
亲爱的主内弟兄姊妹们:教宗本笃十六世将2012年10月11日至2013年11月24日基督普世君王节钦定为信德年。
橄榄山的油榨坊成为“新伊甸”,基督作为“神圣的橄榄”,在压榨中流出救世的圣油。
首先让我们关注我国仍较为普遍使用的梵二后1969年公布,1971年台湾出版的中文版《弥撒总论》,其中对领圣体礼仪的规定:″主祭捧圣盘或圣体盒,为给信友分送圣体,将圣体向每位领受者稍稍举起念:基督圣体,领受者答
“外王”是经世济民,治国理政,特别指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儒家也提出实现“内圣外王”的途径,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依则贝耳便以阿哈布的名义写了一封信,盖上君王的印章,送给纳波特同住一城的长老和官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