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样的建立在中国文革后信仰空白区上的宗教,反过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很大的侵害,这些信徒口中所说的大多是:你看,某某信基督病治好了,某某信佛发了大财,信善做好事就有好报。
当然,生、老、病、死,谁家没有过?这时,她才知道人生就是这样,要接受命运,就得安慰了。其实这是认命!
刚来几天,她的婆婆就病倒了,杨老师便拿出来了200块钱对她说:给婆婆买点东西,快回去照顾她,你不用管我。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素不相识的一个人,对我一个护工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爱心和理解。权循哭泣着说。
新教友在病房中的福传今年复活节领洗的新教友张若瑟患脉管炎住院期间,与妻子小达两人热心为病房的五位老人服务,并向他们自豪地介绍了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使病人们对天主教有了深刻的认识。
城市有城市的病,老年人退休后没什么可干的,生活很寂寞。所以我们要在各个地方、各个阶层、各个时代去找社会的空白点切入,就像当年方济各沙勿略一样。
汪神父去医院看望病人时,病人都会向他说:神父!您是新来的吧!是的,您怎么知道?
教会得的这种病,有个特别名称,叫作世俗化。教会的世俗化,虽不致于退化到唯物主义、但已接近物质化。物质化的结果是把灵修生活淡漠了,趋好时尚,与世沉浮。特别严重的是领导阶层的世俗化。
他有感于许多病人在祈祷后会精神好转,因此他每月会为病人举行一次祈祷会,给病人鼓励和支持。
(若14:18,27)——“饥病和穷困中”。当我们去设身处地地帮助那些饥饿、贫病和无依无靠的人时,耶稣说我们就是在帮助祂(玛25:31-46)。——“痛苦和死亡里”。
总之称为一种病,它让我们丢失所受洗礼的记忆,让我们对同一圣洁子民的归属失去根基,导致我们在各种形式的权力中使用权威,不再意识到自己的两面手法,不谦虚,而是抱持拉开距离和目中无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