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作者用「教会年」、「恩宠年」、「救恩年」等名称。古代与中世纪时更无一致的名称。
对天主的爱在《古经》就有明确的启示,这种爱不仅在《圣咏》作者感人肺腑的诗句中可以体味,且成为天主在西乃山颁布十诫版中的第一诫命(出10:6)。谁爱天主就自然也爱天主的居所(咏26:8)。
作者北京宣武门天主堂(南堂)留念附录:写在最后的感言写成文章,我反复读了几遍,又回想亲身的经历,确实感觉到天主时刻与我们同在。
这信论及分辨神类和处理心窄的问题,是一个珍贵的文件,因为是神操一书作者自己对书内有关章节的脚注。 愿主基督的恩宠和圣爱常常护卫我们,援助我们。 你的来信,已于日前收到,使我在主内感到很大的喜乐。
也有一些作者用“教会年”、“恩宠年”、“救恩年”等名称,古代与中世纪时更无一致的名称。
我突然感到,这一刻,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卫星即将发射,一个伟大的灵魂即将升腾,带着他对自己祖国无限的忠诚,带着他对中国教会无尽的爱念……(作者叶小文,国家宗教局局长)
——作者
世界名著《忏悔录》的作者,圣奥思定,叹息道:主啊!人心是为祢而创造的,只有在祢内,才能得到满足。在面对重大的危机时,有信仰的人在祈祷,无信仰的人也在祈祷,我们众人都在寻找天主。
正如圣咏作者所言:“你们宜止息,承认我是天主!”(咏46:11)在服务中保持默观的心境:我们可以学习在忙碌的服务中,也保持一颗默观的心。
(参考:《重建乐园──教会中女性角色的再思》,作者:庄祖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