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福宠从天霈降,使人分享超性神光。悔改重生有了希望,避罪修德可升天堂。每次亲吻耶稣苦像,愧疚酸泪满面流淌。主为救我永留五伤,我却依然浪漫荒唐。重蹈覆辙屡陷魔网,只求肉身快乐安康。
整个教会在本质上是传教性的(Mission),教会的基本特性是传教。基督的命令是“传福音于万民”(谷:十六,15),3此命令是给予整个教会及其所有子民的。
也就是说,作为有理性的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生理需要外,他还追寻着一种更高的价值意义,甚至神圣性的东西,而宗教信仰正好满足了人的这方面的需求。信仰是人生的信念、支柱、目标、准则、意志和创造力。
因为父、子、圣神本身就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是永恒的爱,被爱,接受并回应爱的关系性的存在。
这些意见多数非常动人,除了少数不满教会的声音之外,绝大多数都表达出深刻的经验:对于教会的普世性、共融性、悠久的历史、圣事的神秘性等等,但是圣经几乎没有被提到。
天主教的信仰更要在这方面把持不舍,因为在其他宗教看来,我们最可称道的资本就是普世教会的至一性与大公性。故此,我对近年来在天主教圣殿内兴起的劲歌摆手的激情布道福传方式不敢苟同。
教宗说:“在每一个人的本性中,在每一个父性和母性中都有天主造物主在。作为夫妇的人应该接受胎儿,不仅以他为自己的儿子,更要以他为天主的儿子来接纳,不论他是怎样的,天主都爱他。
天主借着他的圣子昭告了真实信仰的信息给我们:天主愿意人相似他自己,“分享着天主的性体”(伯后1:4),理由是他爱世人。
(谷20:12)《圣经》在13处论孝的经文中,有8处经文是一般性的论孝,有2处是咒诅性的论孝,有3处是赐福性的论孝,应照上主你的天主吩咐你的,孝敬你的父母,好使你能享高寿,并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土地内
第四、多说建树性、肯定、赞美和造就人的话语。圣经说:“一切坏话都不可出于你们的口;但看事情的需要,说造就人的话,叫听众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