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枝主日不只有游行,还有追念主耶稣的受难事迹。圣祭礼仪全部以主耶稣受难为主题,而且在福音部分,诵读圣史的全部主受难史。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与圣座各部会神长们於3月6日下午在罗马附近的阿里恰小镇进行四旬期避静的第二场默想,省思了《玛窦福音》记述的「耶稣临别赠言及受难史的开端」。
礼仪在时隐时现的阳光下展开,纪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场景,并在弥撒之前宣读了圣史马尔谷的有关记述。教宗用圣水降福且洒在会众手中紧握的橄榄枝上,那是这个主日的标记。
教宗鼓励基督信徒之间的和好,所以他向我们讲的话属于基督信徒大公合一的性质。我们谈到今年九月将在罗马尼亚的锡比乌(Sibiu)举行的大公合一运动会议。
我是出自达味家族的后裔(默22:16)玛窦和路加两位圣史都以下行和上行的不同方式,介绍亚巴郎之子,达味之子的族谱(玛1:1-17;路3:23-38)。
基督常与其教会同在,尤其临在于礼仪中。基督实实在在临在于教会的礼仪中。信友借着有意识地、主动地、实效地参与这些礼仪而与基督相遇并参与到他的救赎工程中来。
1.基督宗教提出了天赋人权:基督宗教提出了人的生命、自由和尊严高于一切,促使了以生命、自由和尊严为首要的文明律法。2.基督宗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反对杀婴、弃婴、堕胎、自杀,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
2008年1月21日晚11时45分,中央电视台在国际频道中(第9频道)播放了15分钟的基督宗教信仰活动专题节目。
孟买(亚洲新闻)-印度北部一群哈里亚纳邦家庭接受了基督宗教,因此有可能被社会边缘化和排斥。
的确,因着基督的死亡,基督徒的死亡有了积极的意义,为我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2:21),如果我们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生(弟后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