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不同文化背景对信仰及福传的影响
2009-08-28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独一善的文化。古代哲人们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此才有《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论调。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人后天因原罪而来的自私、贪欲、邪念等本性。

从《新事》到《众位弟兄》:一脉相承的教会训导
2020-10-11

在教宗方济各颁布了《众位弟兄》通谕后,中国河北省神哲学院教会历史学教授韩清平神父,最先读到了英文版本,他从教会的训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四海之内皆兄弟“理念,撰写了一篇读后感言。

李连贵主教谈堂区管理
2005-10-19

至于合作,则需要在工作中去磨合,去适应,逐渐掌握经验和合作技巧。在今后的工作中肯定会有一些问题出现,不过相信大家随着对工作的执着、对天主的忠诚会慢慢地得到解决的,路途上的障碍,能够得到克服。

失恋是一种生命的福气
2016-01-13

她烦心时,喜欢和我说说话,每次谈到她男朋友,我总是安慰鼓励她,我觉得找男朋友不是找圣人,正因为他不是圣人,两个人相互磨合,才有可能互相辅助、彼此成圣。

青年人 起来吧
2010-05-21

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每个周六晚上的青年弥撒使人耳目一新。在悦耳的伴奏和奔腾欢快的歌声里,青年们以他们的独特方式,找到了属于他们青年的信仰经验,对信仰的热忱和教会礼仪的参与感空前高涨。

南京:“利玛窦与神学本地化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2015-06-06

交流中使人经验到,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中福传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走了一条本地化或叫中国化得道路,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礼俗,从根深蒂固的中国儒家文化中,找出为我所用的福传文化与伦理基础,并巧妙利用这样的文化与伦理的表达方式

陕西:三原教区第四届门徒培训班圆满闭幕
2013-02-25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彭神父阐述了宇宙唯一真神天主的原有启示,早已渗透我们优秀而深邃的中华文化之中。厘清了各教派的真伪,点明了其历史源渊。使学员们明白了耶稣基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银川晚报》访中国社科院卓新平:宗教不应成敏感问题
2013-08-01

现在中国处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时期,我们更应该从传统文化、国民心态、社会凝聚力和价值观这些层面来研究宗教。今天我们谈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甚至政治建设,其中就有很多同宗教相关的东西。  

河北:邯郸教区永年堂区重阳节召开服务先锋感恩大会
2017-10-30

深刻揭示了《圣经》和中华传统文化是相通的。随后,几位老会长进行了分享。83高龄的王金高先生,回顾了教会的发展和教友们的奉献。

闻过则喜
2008-09-25

编者按:现在,社会大力宣传和提倡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很多成语故事,源自历史典故,极富深义,尤其用福音的精神来解读,更有意思。今连载几篇,抛砖引玉,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