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这些记录具有内在的普遍性,因为它们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让所有的人都能直接理解。我们绝不能低估这些记录的重要性。
教宗强调“体育运动藉着其普世语言,能在各文化及宗教的人群和民族之间搭建友谊与团结的桥梁。”
在新的环境中她接受了环境、语言、文化和人民的挑战。她表示,在工作的22年里,她的同会姐妹、地方人民和修会长上对她的接纳、支持和爱的帮助下,在许多领域内展开工作。
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不能到下面堂口为教友行圣事,但在自己的房间里始终也没有一刻停止过工作和祈祷、讲灵修、解除年轻神父、修女、教友们心中的疑惑和痛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弥留之际,最后的语言是“我是教会的人一切服从教会
读经:宗五27-32,40-41、默五11-14、福音:若廿一1-19在今天福音十分具象征性的故事里,我们看到复活的主指导教会,把各民族,各语言的人都引进教会的令人鼓舞的美景。
虽然在奥运圣火传递途中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强抢祥云火炬的行为,但奥运圣火一如一条和平的纽带已将不同肤色、语言、民族、国家和信仰的世界各国人民紧紧连接了在一起。
我想起身再去买一包,却看到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泪,我十分心急,就想办法用简单的英文告诉她我没有忘记她,但因为语言上的障碍使得她难过地放声大哭。
“我们看到了教会的真正实在,教会是基督的妙身,是一个生活在爱中的团体,容纳每一个民族、国家、语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连结在一起,出生于对复活主基督的信仰之内。
正如有一篇文章所说的,“教会一向以礼仪表达信仰,一旦离开礼仪,大部分的人却不知道要如何述说;不是我们没有信仰经验,而是因为我们的信仰经验很难仅以语言传递。”
语言,在这里已经不再是障碍,肤色和国籍也不再是鸿沟。 宣武门天主堂本堂神父韩文生告诉记者,每到主日,南堂就会开设英文弥撒,为国际友人、也为很多懂外语的中国教徒做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