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特色是谦逊温良:「那是投身于服务的关键,其目的不是霸占空间,而是开启进程」。接著,教宗阐明,「公教」这个词意味著「教会没有疆界的使命」。
他强调世界主教会议不是议会开会,也非调研,而是教会的一个时刻,主角是圣神。这次会议的3个关键词是:共融、参与和使命。教宗指出,共融和使命是“神学上的表达”。
教会不是“粮仓”,不能给每个人发放免费的粮食,教友也非人人富豪能给周围的人提供免费粮食,这饼不是物质的饼,而是精神世界的“饼”,可以使精神“饥饿”者饱飨美味的饼。
许多基督徒只说自己相信,做的却是另一套,好似他们不是基督徒。这是虚伪。见证的反面是虚伪。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人每个主日都去望弥撒,之后却如此如此地生活’。的确,这是反见证。”
成功的人就像竹笋,他们被一层一层的巨大成功包裹,外表看起来无比强大,但是剥开那些浮夸高大的外包装,谁还不是一颗娇嫩的心呢!我们每个人,也跟竹笋一样,何尝不是背负着厚厚的外壳呢!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问题不是是否宣扬它,而是如何宣扬它,并且这个“如何”就是喜乐。我们要么喜悦地宣扬耶稣,要么不宣扬他,因为宣扬他的另一种方式无法予人真实的耶稣。
问:奥约斯枢机主教,教宗的手谕引起了一些争论和担忧,到底人们讲的或读到的东西有哪些不是真实的?答:那些不是真实的事,比方,人们说主教对礼仪的权柄被取消了。
(文告4)教宗把家庭扩大到整个人类说:“人类是个大家庭,我们不是偶然巧遇在一起生活,而是像兄弟姐妹手足一样地在走同一条路上。我们都是天主的子女。
事实上,“作上主的门徒不是宗教的乔装打扮,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关注我们的人性”。相反地,“当世俗进入司铎的内心时,一切就都毁了。”在这方面,教宗方济各要求尽一切“能力与资源”进行人性培育。
当然,玛利亚的始胎无染原罪,不是她努力的结果,而是天主白白赐予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