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时,受过异象惊吓,加上家中所遭受的灾难,差点自尽。据说当他要自尽时,有神明向他讲了话阻止了他的轻生。李万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信仰基础,仓促在首尔一个叫浸信会的基督教派接受了洗礼。
他们不断寻找帮助社会弱小者的具体途径,当国家和民族遭受灾难和痛苦时尽快有效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平信徒增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信仰的认同催迫着他们去深入了解自己的信仰。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是建基於承认「我们这时代的人们,尤其贫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乐与期望、愁苦与焦虑,也都是基督信徒的喜乐与期望、愁苦和焦虑」[1],教会建议要就我们这世界的难题与全世界人类大家庭交谈
我们又怎能不想起所有那些尊严受到侵犯、传教工作遭受阻挡和迫害,甚至以自己的鲜血做最崇高见证的神父们呢?然而,令人难过的,就是教会本身因为某些神职人员的不忠所忍受的苦痛,令人遗憾无穷。
但在穿越大海的漫长过程中,殷铎泽神父的希望遭受沉重打击。船只在抵达赤道地区朝着几内亚湾航行之后,由于进入无风带而停滞不前。再加上又爆发“恶性瘟热和鼠疫”,全体船员及船上葡萄牙亚洲殖民地驻军很快被传染。
人类忘却过去的悲剧,再次面临艰困的考验,无数人民遭受野蛮暴力的压迫”(诏书8)。教宗焦虑自问:消弭战争、不再制造毁灭和死亡,这是否是过分的渴望。
相反,当他的计划遭受人类的误解与反抗,他耐心地与人类对话。从圣经而言,他首先派遣先知,人类却没有接受,甚至把他们杀死,但天主并没有放弃。最后派遣了他的独生子,不过他的独生子仍然被人类杀害了。
同样遭受雪灾的上海,也有许多打工的外来人员,无法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当地教会的神父、修女和教友们积极行动起来,热情地邀请他们到堂口或自己家中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
爱意味着能包容对方的缺点;爱意味着甘愿奉献和共同生儿育女;爱意味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爱意味着即使遭受考验和磨难,也能持之以恒,实践诺言,见证真情。
众人都在传述小渔洞遭受的损失是多么惨烈,桥垮了,救援部队车辆很难进入灾区,白水河一带就更严重。越进山里,越靠近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