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慕道中的阿强认为,基督徒担任义务工作、为社会出一分力,是回应耶稣基督对我们的召叫:“主教导我们学会挻身而出、奉献自己。透过服务他人,我们的心灵能得到锻练,从而学会谦逊和忍耐。
在《圣经》中,“先知性与青年很有缘分”,如撒慕尔、耶肋米亚和厄则克尔,以及丹尼尔。《圣经》中的青年“是科学和智慧的精神的携带者”。
当时所有天主教活动都受到严厉限制,渴望领洗的慕道者通常要到印度受洗。尼国是全球唯一的印度教国家,但国会去年5月通过法例成为非宗教国。国内八成人口是印度教徒,其余大部分是佛教徒。
所以建议现在的青年神长们,应多吸取新世纪新福传发展思路和一些成功经验,利用好主日弥撒这个大课堂,加强对老教友的再慕道进程。
初世纪一位伟大的神学家证道者玛克希慕(MaximustheConfessor)这样写道:“天主圣神不离开任何受造物。”
因着曹老师年复一年的坚守,泰安堂区每年都有不少慕道者领洗。一位修女曾专程前来致谢:“我听曹爷爷讲道第一次认识了天主,后来渐渐萌生服务教会的念头。是您,在我心中种下了信仰的种子。”
实则不然,教会历来讲,“通过圣母到达耶稣”(PerMariamadJesu),但这也表现出教会成员在灵修方面对圣母的孺慕之情实在紧密亲切,也可说是协同圣母一起对越天主。它最后的祈求是以集祷形式写成。
按理说,房子只是人安身立业、避暑御寒的凉帽、雨伞、生活道具,而无信仰的人常会舍本逐末,轻重颠倒,把为人服务的房子反而视作生活的中心,孜孜以求、朝朝以慕,妄图让房子成为自己成功或卓越的标志,不断扩充面积,
(以上资料来自海外教育联盟)(编辑:王慕空)
我们一行除了踊跃参加的教友们,还有一些未领洗的亲友和慕道者。一路上,我们为炼灵献上一次又一次的祈祷,求天主垂怜众炼灵,恩赐他们早登天国。第一站是包头东南的二十四顷地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