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梵二的教会论中我们读到:每次合法地举行圣体礼,都由主教监督,是他负责向威严的天主奉献基督的宗教敬礼,并按照主的规诫及教会的法律,以及他本人为本教区所定的规矩下而管理这些敬礼的实行。
从圣经中可以看出,保禄信仰的坚定,我们每个基督徒要向保禄学习,学习他那种对信仰的执著,学习他不畏一切痛苦、艰辛传播基督福音的精神。
在灾难面前,人们有了一次集体超越的机会,让人性的光华闪烁、照耀;在这些撞击心灵的平凡人的壮举面前,人的浮躁、功利都变得不堪一击,那些不平、不满、不服气,都随灾难的来临而淡化和消解,人们共有的善良和美丽此时共同升华
奥地利天主教的主教们最近在耶路撒冷发出了取名“来自加利肋亚的信函”文件。文件中重申了他们在提伯利亚举行的秋季大会的重点。大会中反思了不久前教宗的奥地利访问以及他们对圣地基督信徒的关注。
而基督的死而复活就是所有基督信徒的美好未来和永生的希望!耶稣亲自告诉我们: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十一,25-26)。人生自古谁无死?
为此,圣保禄称基督的死亡为罪人与天主的和解,使人与天主恢复原始的关系——父子的与友谊的关系,我们还在为仇敌的时候,因着他圣子的死得与天主和好。
如果一位司铎过着奢侈的生活,就不可能完全代表基督和教会,因为基督和教会都是贫穷的;一位过着舒适豪华生活的司铎,也就不可能代表贫穷的基督和教会,成为真正的仆人来服侍他的兄弟姐妹;一位过着奢华生活的司铎,也就不可能号召教友们注目于天国的财富
从这个时刻起,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教会都开始为这项盛事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着眼于重新发现圣保禄的话语,他的使徒工作和他有效的传教工作。
十字架是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的标记。基督宗教认为,耶稣的死是天主为了拯救世人的罪恶,耶稣被钉十字架受死是古代先知在圣经旧约上早就预言了的,是他必定要成就的生命道路。
在《玛窦福音》的十三章中,撒种比喻开启了一系列简短的比喻,其中的一些恰到好处地讲论在田地里所发生的事:如麦子与莠子、芥子、藏有珍宝的田地等。那么,这土壤是什么?是我们的心灵,也是世界、团体、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