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说: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到饱饫(玛5:6)。所以要怀着一颗饥渴慕义的心去读,圣言必带给你饱饫。
教宗方济各在圣女玛尔大之家的弥撒圣祭讲道中指出:不需要组织结构井井有条、但却哭丧着脸的教会。教会不需要组织结构井井有条的教会,但却哭丧着脸、封闭于自我的教会;这也不是母亲教会。
在这之前,耶稣坚持不懈地向那些不信来世生命的撒杜塞人强调,天主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谷12:27)。玛窦福音提及,耶稣死后,立即许多长眠的圣者的身体复活了。
后来,他在茫莱撒(Man-resa)隐居,进入深刻的神修体验,并开始写下“神操”(SpiritualEx-ercises),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深化其与天主的关系。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5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强调我们要接受耶稣的改造,让祂重新创造我们,把我们从罪恶中解救出来。
结果却遭到耶稣的斥责:撒殚,退到我后面去!你是我的绊脚石,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玛16:22-23)最后的晚餐中,伯多禄向耶稣许诺,即使所有的人都背叛你,我绝不会背叛你。
教宗方济各12月18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时如此表示。教宗提到若瑟担负起父亲的义务,抚育婴孩耶稣成长,直到祂成了成熟的人。
这也是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9:5-6),这预言应验在耶稣基督身上(参玛4:15,路2:22,若1:4,7,9)。耶稣诞生的夜晚(12月24日),我们称之为“平安夜”,因为是和平之王驾临之夜。
教宗方济各9月1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基督徒之旅以复活为终点。教宗讲解了第一篇读经中圣保禄对格林多信徒的一席话,表示基督徒似乎难以相信自己的身体会在死后发生转变。
教宗的反思以圣玛尔谷和圣玛窦两部福音的有关内容为依据,他说,这两位福音作者不仅用希腊文,也把希伯来文和阿拉美文搀和在一起记载了奄奄一息的耶稣的祈祷,以此方式不仅将耶稣祈祷的内容,也将祂祈祷发出的声音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