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看到耶稣行走,让我们记得我们的第一个灵修工作就是,每天放弃我们想象而得到的天主,而皈依耶稣在福音中呈现的天主。天主是爱的父亲,同情的父亲。天父亲近人、同情人,对人温柔。
不要如同悔改前的荡子,直到吃尽苦头了,头撞在南墙上了,才想起父亲,想到父家的幸福而后悔,那才是挨了鞭子才过河的懒驴的做法!告解如同倒垃圾,屡告不改。
他知道人无论犯了多大的罪,只要真心悔改,天主总能既往不咎,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这正是约纳的心病,他就是害怕天主对恶人的这种仁慈和惜悯。
自以为站得正的人总是有理的人,或觉得自己是无需悔改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高傲的人。因为一个无需悔改的人就不会是谦卑的人,除非是享有特殊恩宠的。自认无罪,而错误都是他人的人,这人已陷于危机中。
圣道礼读经一(五旬节,伯多禄对群众说:你们悔改吧!)恭读宗徒大事录 2:14,36-41五旬节那天,伯多禄就同十一位宗徒站起来,高声向他们说:「犹太人和所有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
作者有几句话,非常经典:我多次提醒自己,作为一个走向悔改的罪人,旅途上的酸甜苦辣咸,只有同路的人才能知晓。
再看教会初期:“伯多录便对他们说:“你们悔改罢!你们每人要以耶稣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们的罪过,并领受圣神的恩惠。
这体现了天主的仁慈——赎罪不是富人的特权,任何人都能来到天主前悔改。问3:司祭在赎罪祭中做什么?答:司祭会按规定献祭,将祭品的血洒在祭坛上,或将细面的一部分焚烧,作为“记念”奉献给上主。
雅各伯吩咐家人和随从的人除去外邦的神像,取洁身心,并更换衣服,以示悔改和圣洁。3.雅各伯和他的家人将外邦神像和饰物怎样处理了?
第三,对乡村天主教友皈依动机作了深入细致分析,突破传统史学吃教、仗教的分析模式,依据宗教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把直隶乡村教民的皈依动机归为八种类型,每个类型既有具体生动的案例,又有综合的分析和概括,读后有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