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正驱动我们变强大的,往往是痛苦;痛苦会让我们停下或放慢自己的脚步,在安静中思索人生、反省自己的言行以及与天主的关系。教宗方济各说:“耶稣把人的全部痛苦总归于自己身上,使它被作为爱的天主救赎。”
(谷11:25)随着将临期的到来,慈母圣教会又迎来了新的礼仪年;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也应该按着耶稣的教导:“互相宽恕”;借着“宽恕”反省自我、沉淀自我、更新自我,并且邀请“道成肉身”的默西亚,降临、居住在我们心中
这是由于天主的恩典,从使徒热情中产生的——我们现在反省这个问题——几位传教士被福音感动,大约三十年前去了那个他们不认识的国家。
也旨在让天主子民反省对社会所负的神圣责任,并向社会展示天主教会爱的风采,寻求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一旦我们要为主而受迫害时,我们会不会也因我们的软弱而背弃我们的主;在安逸生活中,我们的信仰活泼可爱,在遇到困难考验时,我们对我们的信仰有否灰心丧志,这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这个比喻虽然有点长,但感人心肺、使人有许多反省的机会,又与公审判的比喻、以及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同时并列为三大‘怜悯及慈悲’的象征,表示天父是如何同情人间的那些可怜人。
以后数世纪中的基督论反省虽然有时使用很艰涩难懂的词汇,但其实最终都来自耶稣所说的“阿爸”一词,来自它所表示的那种共融和同生:“我在父内,父在我内”(若14:11;10:38;17:21)。
今天圣保禄要求弟茂德:「不论时机是否适合,却要宣讲真道」这给我们在教会里当牧者,老师或传道员的人很重要反省:我们有没有勇敢地宣讲主耶稣要我们宣讲的,教导人们遵守主耶稣所教导我们的(参玛廿八20)?
在弥撒讲道中,教宗指出,我们应当反省,我们的心灵是否像个「舞者」那样,「一下子爱着上主,一下子爱着世界」;或者,我们的心灵坚定不移地存留在天主内。
“圣灰礼仪”是一个邀请我们回归生命的“原初”,转向主耶稣,反省自己的召叫和使命,价值和意义的“恩宠时期”。善度四旬期,将是我们更新生命的恩宠时期,调整希望的喜乐时期,爱德行动的机遇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