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生活应用与反省1.我是否把信德当作“感觉”?很多教友以为“有信德”就该总是“感动、火热、喜乐”。但真正的信德,是在感觉不到天主时依然祈祷,在黑夜中依然仰望。2.我是否渴望“服侍,却求回报”?
今天,我们反省基督的复活如何能治愈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弊病:悲伤。有着侵入性和广泛分布性的哀怨伴随着许多人的日常。这是一危险的感觉,有时是深度绝望,它侵入一个人的内心,似乎能战胜任何喜悦的动力。
然而透过国际圣体大会的主题,除了提供给我们暮鼓晨钟般的感恩圣事神学反省之外,也启发了我们地方教会今年的牧灵指导原则,为能深入信德奥迹,并活出感恩圣事的生命。
所以,当他们欢欣喜悦地反省中国基督徒这小小的羊群如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忠于基督的使命,努力传播福音,以及接受那传承给中国人的教会礼仪形式时,表达了一种深度的期待,期待一种既建基于信仰中,同时又植根于文化特质中的礼仪革新
从帝王、诸侯到大夫若遇凶兆的警示,都要毫无例外的反省自己,修身立德。其实在神的眼里,能够忏悔的人,都可以不咎既往。
通过肯定我们反省别人的美善。通过肯定我们告诉他人:「你本来就堪受赞美。」天主借着创造而肯定我们每个人。
每个罪人在他那里告解时,如有存留的罪,他会告诉你反省,并能提示你时间、地点。比约神父的父亲临终时说话困难,由他替父告罪,每告一条罪,父亲回答求主宽赦,最后在比约神父的祝福中平安离世。
在这圣善之夜,我们在瞻仰刚刚诞生,置于马槽里的耶稣圣婴时,也受邀去反省:我们如何接纳天主的温柔?我让祂来到我面前,让祂拥抱我呢,还是阻拦祂走近我?我们或许会反驳:可是,我在寻找上主啊!
我们可以作个简单的反省。我们的确全心信赖天主,真的希望天主帮助我们解决难题,确实感到有义务感谢天主。这一切都理所应当。可是,我们对上主是否怀有一点爱?
在第二天早上8点的福传大游行前,郑神父给李会长发了条短信:冬天快过去了,希望在祈祷中好好反省,认真筹划。郑瑞平叩上。这个叩字显示出神父对福传的渴望以及对他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