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教宗保禄六世公布《敬礼圣母玛利亚》(MarialisCultus)劝谕,可说是梵二大公会议后有关圣母最重要的文件。该劝谕引导教会以大公精神恭敬圣母。
不过,当我们从下文多些了解了有关枢机的适时称呼、责任义务、等级、枢机人选及条件等之后,相信熟悉中梵关系及双方情况的朋友自然而然地就会明白个中原因,也会更多理解了。今年圣周期间,周守仁主教举祭。
八十年代,中国天主教根据“梵二”会议要求推行礼仪改革后,将《天主经》《圣母经》和《信经》等文言文均改为白话文,同时也将《信经》中的“我信其降地狱“改为“我信祂下降阴府”,以适应天主教本地化和时代发展要求
钱玲珠教授在信德文化研究所2011礼仪论坛上汇报亚洲礼仪论坛的成果台湾教会如何推行礼仪本地化本地化是梵二大公会议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会议之后,于斌枢机在台湾大力地推动本地化,推行的祭祖礼仪是很成功的。
在梵二大公会议揭幕后五十年──此大公会议帮助了教会增强了她在世上的福传工作,令人鼓舞的是,基督信徒,作为天主的子民,与祂同心协力并居住在人类之中,投身于历史中,在他们宣讲基督的救恩并为众人推展和平时,他们分担了人类的喜乐与期望
特别是在梵二以后,讨论耶稣基督的神学书籍更是日新月异。虽然基督论的书籍在西方神学院的图书馆里已多得供过于求,但其出版量却仍有增无减。
千百年来没有发现一起关于海市蜃楼折射出来的真实地点和建筑物,维京时代(公元7~10世纪)海盗和海盗船,在1954年的爱琴海事件中地球上没有原型;1987年蓬莱阁海市蜃楼事件中的古代人物和建筑原形无法找到
纳匝肋人耶稣,以他的言行,和他整个人[参梵二《启示宪章》4]来启示天主的慈悲。2.我们需要时刻默观慈悲的奥迹。它是喜乐、安宁、和平之泉。我们的救恩依靠它。慈悲一词,揭示至圣天主圣三的莫大奥迹。
他知道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隔绝的时间太长了,许多新东西,特别是梵二大的成果需要尽快让中国神长教友分享,而培养神职人员的神学院更肩负着这样的使命,所以当他好不容易淘来一本拉丁版本的新《天主教法典》,再也舍不得离手
为了促进中梵间的交流,苏神父凭他的关系,历史性地邀请到大陆代表参加此次盛会。但在一天的弥撒中,由于人群中出现台湾中华民国的国旗,大陆代表当着500万青年的面而离场。我赶紧将此事汇报给苏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