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正月十二至十五,组织教友们表演文艺节目等形式,把教理知识、基督精神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当中,把枯燥的说教变成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扩大教会在社会中的影响。
我啥都懂,天主十诫、早晚课我倒背如流,要理问答也滚瓜烂熟。师神父苦口婆心地说:大姐,你要谦卑。天主让你活着,可你为何只珍惜这三天?师文香真的不情愿,但听到那端弟弟心痛的语调,勉强答应了。
从此我对于信仰和认识天主有了很深的渴望,于是开始阅读《要理问答》、《圣经》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天主不知不觉地走向了我。
抚顺堂区每个主日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全堂区共同读经,每个年度都开展两次大型的圣经研讨和圣经知识问答活动。重视家庭聚会点的读经和讲经,组织教友在将临期、四旬期抄写圣经。
《要理问答》上说得很清楚:天主是至公义的,有善必赏,有恶必罚,不在生前,必在死后。天主是全知的:无论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事情,连人心里隐密的情念,天主都知道。
2、举办各种活动,传达普世教会训导,定期开办司铎年专题讲座和知识问答等。3、公开在主日弥撒中为司铎祈祷及宣传圣召,或举行司铎祈祷会。4、建立各种小团体,如爱德服务组,圣经学习班,“主赐良缘”等。
除此之外,在建立无数的教区和教会辖区,以及为拉丁礼天主教和东方礼天主教会颁布《天主教法典》和《天主教教理》时,他同样表达了牧者的关切之情。
从高超理论的神学著作,到通俗易懂的信仰读物;从训导信仰的法典、教理,到助人识主的故事小品;从精美的镀金圣像到小巧的圣诞卡片;丰富的图书和圣物,也给信友的信仰生活增添了色彩。
我记起《天主教教理》1690号的内容:我们虽为他的去世和分离而咏叹,但我们更因与他的共融和重逢而歌颂。死亡决不能把我们彼此分离,因为我们众人都要走完同一的道路,且在同一地方重逢。
台湾方济会林神父有系统的《救恩史》,以及圣经和天主教教理课程,也都可以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听、读,只要有wifi,到哪里都很方便。当我们祈祷时,先反省我很想要的是什么?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