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当地居民:"上主会降福你们;帮助你们继续这一充满人性、充满基督徒精神的行为"。 教宗在意大利南部小岛兰佩杜萨主持弥撒圣祭时表示,这是一台"悔改"弥撒。
人性作者写下在这历史事件中天主与他的相遇,给他的拯救,这已是从救恩的角度来处理/理解该历史事件,这就正如我们说:每天起床看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天主又赏赐了我新的一天!
我可敬的前任,教宗保禄六世说得好,他说,低度开发是一种耻辱,是违反人性的暴行。
但耶稣基督的情绪是他对人真情的表露,他的人性之心是向别人敞开的。而我们就不是完全如此了。但无论怎样,情绪本身并无善恶之分,渴求与抗拒的感受并非罪恶,也是不受责难的。
特别在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很大,人性决定了人会有意志软弱的时候,这也是教会修道人离职重返世俗中去的主要原因。3、自我空虚的安慰奉献生活的喜乐之源就是“浸泡”在圣言和圣体中,修道人的另一半就是耶稣。
为什么一定不能拥有这些人性本来都渴望的生活呢?这慢慢成为了我的一个问题。
目前他们正为许多事而忧虑:他们希望所受的教育能使他们更有充份的准备,去面对真实的世界,他们知道组成家庭、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多么的困难;他们怀疑自己是否真能对政治、文化、经济有所贡献,来建立一个更富人性
尤其重要的是,废墟是人性堕落的可见标志;所有一切都无可幸免的陷入毁坏,腐朽和挫败。这场景告诉我们,耶稣是这衰老世界中的新生;耶稣的来临是为了治愈和重建,使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恢复原来的辉煌。
若望二十三世特别强调了人的基本权利:生命权、身体完整的权利、衣、食、住、休息、医药治疗,和其他一切社会福利(6号),有权利享受人性的尊严、有权利享有应得的声誉、有权利自由探求真理,在遵守伦理秩序,并为谋求全体公共利益下
使我开启信仰之门的第一本书是李建堂主教赠送给我的“信德”出版的《人性倾向与修养》,他在书的扉页给我题了一句话:我们是世上的光,地上的盐。这句话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