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上的「被钉的基督像」提醒我们,圣体圣事与基督的救赎牺牲密切相连,不只是一个空的标志,而是真实的救恩奥迹。问:蜡烛和十字架是否一定要提前放在祭台上?答:不一定。
这份平安是祂救赎工程的果实。复活后,祂的显现均以“愿你们平安!”开始(若20:19,21,26),以此展示十字架已摧毁隔阂,带来了真正的和好。
祂一生顺从天父的旨意,完成了救赎人类的使命。祂也顺从玛利亚和若瑟的教养,在天主和人前恩宠日增(参阅路加福音2章51-52节)。这些圣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信德的表现,是爱天主的具体行动。
圣奥斯定在晋铎周年的讲道中,论及信友、司铎与主教间团体共融的喜乐果实,乃源自于同样蒙受天主慈悲的救赎。在这脉络中,道出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为你们,我是主教;与你们,我是基督徒。」
宣讲天主圣言:清晰地宣讲基督的福音真理,解释天主的救赎计划。爱德服务:关怀弱小,服务有需要的人,让人们从我们的行动中感受到天主的爱。祈祷与牺牲:为传扬福音的成果祈祷,并为之付出牺牲。
当基督徒以生命践行“不求被爱,但去爱”的倒空之路时,便与基督救赎的奥迹同工,使沙漠变为祥和的乐园。
在主耶稣内,我们经验到天父对人的宽恕和救赎,以及赏赐人分享天主圣三生命的喜乐。
(延伸理解)答:赎罪节预示了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祂是那真正为我们赎罪的大司祭,也是那“带走世罪的天主羔羊”(参若1:29;希9章)。肋未纪第16章问答.pdf肋未纪第15章问答.pdf
对信友而言,也是出于信仰的责任,因为宇宙反映了耶稣基督的面容,万物都是借着祂而造成的且在祂内得到了救赎。
这次庆典表明,即使身处旷野,以色列人也必须依规定纪念天主救赎的大能。逾越节不只是历史回忆,更是一种信仰的重申,强调“上主的拯救”常临于祂的百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