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生命之爱
2003-10-13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找到真理之后,才能体验到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平安与喜乐。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为什么全世界都为他过生日
2012-12-24

听众纷纷效尤,也成为后世人聆听《阿肋路亚》时的惯例……他不是诗人,未曾写过一首诗歌,但多少赞美的诗篇为他而唱出,其数量之多如繁星点点,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以至基督宗教被誉为音乐和诗歌的宗教

教宗:天主在基督内降生成人的爱是受造物的共同规律
2009-01-07

教宗本笃十六世当天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了庆祝主显节的隆重弥撒礼仪,他在讲道中提醒科学家们要在他们的科研过程中承认一项真理,亦即:“是爱在促使太阳和星球运转”,正如诗人但丁在他的神曲的最后给天主的下的定义一样

耶稣——谁吃了就不死
2008-06-19

诗人臧克家对这样的死亡描述得入木三分,他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信仰中讲的生命指的是“得救”,信仰中的死亡指的是“灵魂的丧失”。

伯多禄的浮与沉
2008-09-10

清代诗人郑板桥笔下的一首咏松诗,可以强化我们的信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岩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唯有“咬定”,才不怕风吹浪打。定者,信也。信德愈大则定力愈强。

由敬畏走向谦卑
2008-07-20

英国神秘主义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贫富辨析
2018-10-15

类似的名人名言也折射了物质贫富与精神贫富的辩证哲理: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古语也充分说明了精神道德的富有绝不会畏惧物质的贫乏;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的:勿慕贵与富,无忧贱与贫,自问道如何,贵贱安足云也阐述了同样的道理

教宗访匈牙利:犹太人与基督徒应推广友爱的教育
2021-09-13

教宗最后引用匈牙利犹太裔诗人拉特诺蒂(MiklósRadnóti)在集中营里写的诗句:“我现在也是根基。我曾经是花朵,现在成了根基。”教宗由此表示:“我们也蒙召成为根基。”

希腊教父的黄金时代
2014-02-12

埃弗雷姆是教会的执事,也是一位诗人,他逃亡到这里后,便致力于讲道、讲解圣经、带领教友祈祷。他的著作以讲道、注解圣经为主,又写了大约450首赞颂的诗歌,其中有很多翻译成多种语言。

教宗:社会正义是把穷人应得的还给他们,私产并非碰不得
2020-12-02

教宗再次以诗人的图像来描述司法工作,说:「你们在每个裁决、每次判决中,都面对了作诗的欣喜机遇:这首诗能医治穷人的创伤、顾及地球并保护大地母亲和她的后代子孙。这是一首弥补、修复和滋养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