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艺术与福传又紧密相连,作为一名修士画家,我希望通过宗教艺术创作来宣扬福音,尽自己的所知、所懂、所能,将基督文化更多、更好地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为信仰本土化的扎根与发展增辉添色,用艺术来赞美光荣天主、用艺术来弘扬基督文化
在这三年中,教宗心里一直有三个图像在引领著省思,分别是:费里尼导演的电影《大路》里的傻瓜、画家卡拉瓦乔笔下的《圣玛窦的蒙召》,以及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白痴》。这三个图像传达出意义、召叫和美。
解结圣母像是由德意志画家施米特纳(JohannGeorgMelchiorSchmidtner)于1700年左右完成的油画作品。
伟大的画家梵高这样写道,对天主的需求驱使他在夜晚出去画繁星”。教宗接着表示,正是渴望让我们超越久已养成的习惯,超越“一种老生常谈和令人厌倦的信仰”。我们的生活和信仰旅程需要“内心激起”的渴望。
1858年时的玛萨比山洞画家笔下的玛萨比山洞在山洞口,她看到一丛野玫瑰,枝叶仿如在大风中摆动,山洞中并浮出一朵金黄色的云彩。年轻美丽的圣母,站在洞口的野玫瑰上,望着伯尔纳德,向她微笑。
在我上述提及的画作中,画家还在耶稣身旁绘画了另外两名修女,一个推着轮椅,一个与跟随耶稣的长者一起。这就是重点:安老院的院友经常透过修女的关怀,来体验基督的临在,她们的言行和祈祷均指向耶稣。
耄耋之年的教友画家王老师在活动中自始至终笑容满面,时而站起来给演员们拍照,时而热情地为演员们鼓掌,她说庆祝活动办得非常成功,她非常满意、非常高兴、非常感动。
王丽英老人是位画家,她曾多年在西安教区博爱园义务执教,王老师激动地说:教会真是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在这里深切感受到了天主爱的临在,感受到家的温馨温暖。今天我很高兴、也很开心,感谢天主!谢谢大家!
她又说,因为天主的美善,他又透过世上各种美丽的事物,让自己完全得以改变,成为个画家。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父母、甚至祖父母同是艺术工作者,但自幼领洗的德诗雅修女并非热心教友,也不热衷于画画等艺术。
宋宇宁教友70岁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石齐新中国画研究会特聘画家冰山特意为晚会画了一幅《春风》画。她说:人要有善心,要做善举,中国还有一部分贫困的人,能拉一把就拉一把,能帮一下就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