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波路的祖父在1910年赢得地区的摩托车比赛冠军,也是当地的第一个工程师;熊三拔更是一个文学造诣很高的传教士,擅绘画,通建筑和宗教的密传学说。
神父在大西山服务的这些年,经常要去别的堂口下会、探访教友和送弥撒,记得有一次,他骑着一辆摩托车(建设50)载着我去15里地外的海岛营子教堂送弥撒,这里村口有一条河,当就要到对岸的时候,他的双脚实实地踩到了河里
一天上门修理的活干完后回家的路上,骑摩托车的他遭遇了车祸,腿摔断了,医生让他必须卧床6个月,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又让这伤腿花得一干二净。
当时主教神父们外出传教主要靠公交车和自行车,一些偏远山区的神长甚至骑毛驴,一些身体好的神父则开摩托车,个别老神父只能靠三轮车外出传教。
有的年轻人还喜欢骑上摩托车到城里教堂做礼拜,认为那里热闹,活跃,讲道水平高。有的人认为那里更能满足灵性的需要,而农村文盲、老人太多,拖儿带女,吵吵闹闹,没有牧师或神父。
正好有天正在市场巡逻的时候,发现有个长得像小孩的人,推着摩托车,鬼鬼祟祟的,一看见他们,扔了车就跑。经过一番追逐,这个贼被逮到了。
后来他骑着摩托车带着妻子一起去传福音。又有人说,人家都忙着开厂子赚钱,给儿子盖房娶媳妇,他可好,把厂子停了,机器卖了。白万庆听后只是笑笑,也不说什么。
结婚时几乎是零彩礼,当时由于男方经济拮据,俊琴的母亲跟男方只要了一辆摩托车,为的是方便俊琴常回家看看。王俊琴说:“当时我想,经历了如此磨砺的爱情,以后一定能经得住任何考验了,好日子开始了。”
于是我们停下摩托车,急冲冲的走到安葬副主教的山坡上,原来副主教的墓地还安然无恙,心里甚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