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圣言达到这样的目的之前,读经员需要帮助与辅助天主子民聆听到圣言——天主话语。《希伯来人书》告诉我们“天主的话语是活生生的,是有效力的。”
而这些小怪物又将陶冶天主的子民,我一想到这些就不寒而栗。教宗因此特别强调说,陶成工作不但要为个人成长而服务,更要为最后的目标——天主子民而服务。
教宗将向全球范围内派遣慈悲传教士,这些特别受委的神父是:慈父的活标记,随时准备欢迎寻求宽恕者、真正与人性接触的促进者,释放的泉源......使人重拾洗礼后的新生、喜乐与慈悲的通报者,因此,他们代表教宗来触碰全体天主子民
基督子民在白冷城诞生了,这个子民是基督的奥体,在这奥体中每个肢体都在完整的团结一致中与别的肢体密切契合在一起。我们的救世主为众人诞生了。
基督信徒子民的新福传,将在致力于普世性传教事业时得到启迪和支持(若望?保禄二世《救主的使命》通谕2)。
亲爱的主耶稣,教会不仅是天主的子民,得救的圣事,更彰显的是一个以继承圣伯多禄为首的紧密团结的信仰团体。我们每一位基督信徒爱教会,不仅要内化于心,也要外动于行。
厄则克耳先知很生动且感人地刻画了上主善牧与子民羊群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我要寻找我的羊,亲自喂养我的羊,失落的我要寻找,迷路的我要引导;受伤的我要包紮,病弱的我要疗养…(则卅四11-16),
从要求到邀请──圣经中启示天主跟人类的来往,例如天主在乐园中呼唤犯了罪的原祖;天主召叫亚巴郎离乡别井;以色列子民的出谷;圣母玛利亚的领报;基督的降生;基督门徒的召叫等等,这一切的奥迹皆显示出是一份邀请,
(罗10:14-17)梵二为我们指出:天主的子民,首先是藉生活天主的圣言而集合起来,这正需要特别期待于司铎之口舌。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福传的对象不仅是别人、那些宣称有其他信仰或宣称没有信仰的人,还有“我们自己”,相信基督的人和天主子民的活跃分子。我们必须每天皈依,接受天主的圣言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