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为我们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进入新生的门径,这是因为主基督为我们战胜了死亡:他以自已的死亡,又以自已的复活恢复了我们的生命。
在我们跟圣多默也同样说「我的主和我的天主」的时候,我们要跟随我们的主,作好预备为我们的弟兄姊妹献出生命(参若壹三16),成为喜乐的使者,那是不畏惧痛苦的喜乐,而是复活的喜乐。
“教友生活在世俗中,就是说他们从事世界上各式各样的职务与工作,他们的生命和一般家庭、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
我想到饿的灾难,想到无法治疗的疾病,想到恐怖正义,想到绑架人质以及千百种面孔的暴力,那些暴力有时候还以宗教信仰的名义为由,还有对生命的轻视,对人权的侵犯,对人的剥削等等。
我想到饥饿的灾难,想到无法治疗的疾病,想到恐怖正义,想到绑架人质以及千百种面孔的暴力,那些暴力有时候还以宗教信仰的名义为由,还有对生命的轻视,对人权的侵犯,对人的剥削等等。
上个世纪末的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七日,我的生命被历史的年轮定格在司铎、神父的命格里。从这一天起,我要奉主耶稣之名,开启属于奉献生活的使命。
在“夫妇恳谈”的服务和参与中,我的司铎生命有了重大转变。我清楚记得,“原始周末”让我开始学着平衡自己的情感与理智。10多年的“夫妇恳谈”服务让我的司铎生命越来越丰富。
这样全国大部分教区和堂区及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奉献了爱心,值得称道!一个堂区或教区在当地捐出数千元、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在当地一定有影响,但为中国教会的影响和见证毕竟有限!
另一项意义非凡的事件,是斯里兰卡信友在封圣弥撒结束之际,为教宗的爱德工作奉献了七万美元。隆巴尔迪神父分析,贫困的信友们慷慨解囊,「代表他们关注教宗对穷人的服务。
弥撒后圣母献堂会的陈璐修女代表发愿的35位修女,做了发言,在讲话中,她谈到了修女们在教会内的修道与事奉工作,并鼓励同会的姐妹们能够不畏暂时的困难与艰险,以福音的精神度圣善的生活,更好的为安徽教会以及各自所在的堂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