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世界是天主创造的,人类是天主创造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从天主而来,故此,天主怎会舍得把世界和人类毁灭呢?
为此切记:信仰不是传统的教条,不是法律的强迫,不是家族的产物,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面子工程,不是口是心非,也不是他人予你的束缚;信仰而是你在生命道路上的自由抉择,对神圣事物的最高追求和实践你人生的伟大梦想
(户18:20)使用世间的事物的宗旨必须要遵照主基督的教训,及教会的规定。
殊不知信徒的信心是针对不可见的,也不可能被观察的事物的信心百倍。正如圣经所说:“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的确证。”(希11:1)信心是人对神启示的回应。
和谐是在内心深处培育的,而基督信仰也是内心的事物,所以,基督徒可以对社会作出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但问题是:基督徒准备好了吗?基督徒,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是不是也受到了消费主义精神的浸染?
我认为我们在观察一些神灵的事物时,实在太像从水里看太阳的牡蛎,总认为浑水就是最稀薄的空气。我认为我的身躯不过是我的本体的残渣。事实上,谁要我的躯体,我就会说:请拿去吧,他并不是我的。”
历史告诉我们,判断事物的标准往往并不在当下。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更是时间。违背常识的情况无论多么普遍多么强大都不可能长久。今天的什么都不信和几十年前的盲信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9]因此这本教理书包括了新和旧的事物(参阅玛13:52),由于信仰常是同样的信仰,而且又是新光的泉源。
天主圣言真的是我们生活上的滋养、更胜于饭菜和世上其它事物吗?我们真的认识天主圣言吗?我们爱这圣言吗?我们是否与圣言紧密结合,以致圣言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印记并塑造我们的思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