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道:“是否有人不值得蒙受到天主的宽恕和仁慈,或人的宽恕呢?”教宗答道,“得到宽恕是人的一项权利”,这“也许令某些人反感”。若我们请求宽恕,我们众人都有权利得到宽恕。
但在祈祷刚一结束,倾刻间便会沉迷世俗红尘之中,虽然没有明言“除掉他”,但却用具体事实说明自己要把心中仁慈良善的天主耶稣“驱逐出境”;本来定志要服从追随基督,在四旬期内克苦守斋做补赎,尽量减少有害娱乐,但转眼间又会投入影视节目或狂欢滥饮之中
(玛5:45)然而,人始终要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因天主不仅是仁慈的父,也是公义审判的主。
虽然这个故事有历史背景,但显然历史不是该书《创世纪》作者的主要关心,作者旨在从信仰层面关心其创造进程的神学意义:显示那位至高者的无限仁慈,人又可以重享和平及幸福地生活了。
在复活基督的欢愉中,我为你和你的家庭祈求天主我们的天父的仁慈。愿天主降福你们大家!最后,我的思绪转向青年人、病人、长者和新婚夫妇们。
仁慈的天父,求您眷顾这些天真无邪的生命!
他是爱的根源和最初给予者,仁慈而正义、博大而深沉,对自己的儿女存满绝对的关爱和信心。
“爱是忍耐,仁慈,爱不动怒,不记怨。爱无所不容,无所不信,无所不望,无所不忍。”(格前13:4,5,7)耶稣说:“不要抵抗恶人,有人打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爱你的仇人!
逝者如斯,爱者长存,这爱来自Seraphim——仁慈的主赐给我的礼物。
另一个说“祂率领百姓在旷野绕行,因为祂的仁慈永远长存”(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