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在衣食住行、语言、法律、宗教、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形成了今日独特的香港文化特色。
语言要简单明了,声音要清晰响亮。
既然如此,有本地语言的弥撒,也有拉丁弥撒,大家尽可各适其适,不用争论。但是,在网络上,有教友提出意见,认为手领圣体是错的,是亵渎了圣体。
信德丛书中很多是我读过好几遍的,我曾经把《圣福若瑟神父语录》带在身边,看这位神父字字珠玑的语言福传,以至于有幸来到福若瑟神父生前牧灵福传的济宁戴庄教堂时,感慨颇多又备受鼓舞,仿佛圣福若瑟神父犹在眼前谆谆教导
如果他们能开口说话的话,他们的语言虽是断断续续,但能归真返璞,真诚善良。古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最近邻居家的一个老人快要死了,叫我们去为她助善终。
让曦折服的是妈妈没有一点文化,却能将圣经里每一章每一节用自己最朴实、最亲切的语言传递给了孩子们,以至于在孩子们心里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父母的一生坎坷不平。子女多、家贫寒、多灾多难。
方济各和雅钦达显然属於一个特定的时期,属於特定的历史人物,具有他们特有的表达方式、语言,以及当时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其目的是这两个孩子所具有的能力,他们以纯朴之心深入福音核心的能力。
耶稣是我唯一的救主和仰望,借着学习也重新使我检讨了自己的生活,挽救了我濒临破裂的婚姻,感恩天主今次的呼召给我的这丰厚的恩典,真是语言难以表达,也特别感谢非常之辛苦的苏神父为我们大家所搭建的这个学习的平台和每晚灵修活动的带领
1857年创办《六合丛刊》,1867年创办英文季刊《远东释疑》,登载专论中国历史、宗教、语言等文章。1874年编辑《教务杂志》。1877年1月返英。
我是学艺术的,祂就用我最擅长的语言跟我讲话。我感觉天主是无处不在,及祂奇妙的爱。我曾谈恋爱,但从没像这种对天主的爱那么强烈、那么圆满。这种爱能令所有事情都变得不一样,是与宽恕相遇,超越罪与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