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宗教间对话和宗教与信仰对话的主题中,本笃十六世的最后一项邀请是开放自己:向宗教的广度开放的勇气,就是说也环抱理性的信仰…答:是的,一定是理性广度的勇气。
圣若望保禄二世曾预言,古巴向世界开放,世界也向古巴开放。不再有封闭,不再有贫困剥削,而是体面的自由。在访问古巴期间,教宗与该国人民分享了他对这预言成为现实的渴望。
我认为,教会行走和开放极其重要。教会首先应向上主开放,走向她的上主耶稣基督。正是因为教会走向耶稣基督,所以能陪伴人、与人相遇,并帮助人面对每日的生活现实。
在一个普通的木匠若瑟身上看到一个忠于传统,密切关注时实,勇于建立新秩序,开放创新的视野,勇于担当的精神。而在圣母玛利亚身上看到了一个顺服谦卑但自由、自主、自信、创新的一个人。
举例而言,「阿联酋和巴林等国对基督信徒最为宽容和开放,但其它国家实施较为严格的管制,有时由于现行法律,基督信仰会处于劣势。在某些个案中,极端又暴力的团体导致基督信仰蒙受阻碍」。
地方教会越是向传教开放,也就越能发现什么是向着全人类所需开放的普世教会。恰恰是传教活动。展示出没有任何一个教会是自主的,而是生活在将所有教会团结在一起的生命洪流内”。
教宗勉励今天的基督徒也应以这种开放的态度祈祷,即“上主,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愿承行祢的旨意”。
耶稣特别“召唤他坚固众弟兄的信德”,因此伯多禄的经历是一段“开放、获得自由、折断枷锁,以及走出紧闭的监狱的历史”,如同以色列子民脱离埃及奴役的重轭那样。
本堂赵神父就2021年疫情期间北堂的疫情防控工作、弥撒开放情况,各项学习、活动、服务及北堂管辖堂区的各方面作了全面的总结,给予肯定的同时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建议。
欧美国家先不谈,仅就我国来说,与二十多年前宗教开放时相比,圣召已越来越匮乏,使得中国教会的未来让人不无担忧。正因为如此,培养圣召和随从圣召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