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民不满意高一志的解释,他对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徐光启(1562-1633)、杨廷筠(1562-1627)与李之藻(1571-1630),进行了抽卷调查,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St.VincentdePaulSeminaryinJiaxing,Zhejiangprovince徐家汇天主堂:徐家汇主教座堂屹立于上海第一位天主教徒徐光启的墓地附近,原为上海西郊一处农村,耶稣会士选中此地建立他们的江南传教活动中心
其实,利玛窦等初来中国传教时,正是从中国的学者中打开局面的,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韩霖等。
但我想现代中国的徐光启这一称呼更为恰如其分。从这个角度说,陆征祥和孙中山先生、鲁迅先生等一大批爱国志士仁人一样,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中国籍学者4人,翰林院检讨徐光启、南京工部员外郎李之藻、监察御史杨廷筠、嘉定举人孙元化。这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是第一次代表会议。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据《天主教年鉴》记载,早在1661年,就有法藉耶稣会士穆迪我(JacobusMotel)来湖北省荆州地区传教,继而以荆州为中心逐渐发展到沙市、公安、荆门十里铺以及宜昌县鸦雀岭等地,并在徐光启之孙女徐甘第大教友的资助下
《崇祯历书》:公元1629年,由徐光启和天主教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罗雅谷神父等开始编订,历时五年完成,其中广泛介绍了哥白尼、第谷、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天文数据及科学成果。
怀着感恩的心我们离开教堂后又参观了徐光启墓园,缅怀这位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扬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辈。
其一,光启意谓,让天主的光来启迪我们;在我们承担天主福传事业的工具时,我们只有在天主的光启下,才能完成使命;第二,徐光启是著名的科学家,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
利玛窦神父就是用这种方法结识了当时的名流显贵,特别是明代中国天主教的三大柱石: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著名的《交友论》和《天主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