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修院常务副院长方补课神父在致辞中寄语全体毕业生: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传播福音、践行信仰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以言以行诠释教会慈悲精神,传扬天主圣爱;不断提升自我,永不懈怠。
灵修意义:教会若失去爱,就会变成自我吞噬的共同体。属灵成熟的标志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谁更有爱心、更愿牺牲自我、促进合一。
宽容能引起别人内心的自我检讨、自我谴责、自我改过。这种宽容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一个寻常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记得有这样一句格言:会犯错误的是人,会原谅的是神。
主耶稣他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全然倾空自我奉献全部,让人分享他的生命。我想苏神父正是遵从耶稣的教导:爱主爱人,也因为他对耶稣的爱才对我说:记住了!爱耶稣!紧跟着他,一生不变!
她没有包装,没有用来维护自我虚假的装饰,面对冷眼、嘲讽、羞辱,她全然无存于心。用她的话来说,自己就只有一张包装纸包住了耶稣圣心,剩下的啥都没有了。
上面说的那种自我定罪不适宜,攒罪不积极告解更不好。比如,有很多冷淡教友,非到年底或者大瞻礼时才不得不如同例行公事一样告解一次,这实在是冒险。
信友的生命便是弥撒,是自我的全然奉献。天主是爱,自永恒以来祂便是爱,殉道的圣人们自始自终都明白这个道理。是出于爱,他们自我牺牲成为祭献,以便与主耶稣的祭献结合。
象征好牧人之爱的血,流到我们身上,尤其是在圣体奥迹中:圣体圣事吸引我们进入耶稣自我奉献的行动……,我们进入了祂的自我交付中。(《天主是爱》通谕,13。)
这一切总比仓促的答案更具说服力,令搜寻者深入认识自我、开放自己、迈向天主铭刻于人心的知识。最后,这停不了的提问流程,证明人类不断追寻真理,多少也意味着为自己生命带来意义和希望。
教宗本笃十六世说圣奥斯定对神修生活、对自我的奥秘、对天主隐藏在自我内在中的奥秘的专注,是史无前例的,他流芳万世,成为灵修的巅峰。为什么画面上出现的是圣斯德望与圣奥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