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想在《致希伯来人书》中一短句的启迪之下作一些思考:我们要彼此关怀,激发爱德,勉励行善。
在《崇祯历书》中,邓玉涵所载的《大测》及《割圆八线表》等书,介绍的平面三角、球面三角和三角表都来自于传教士的引入,如《大测》一书是依据毕达哥拉斯的《三角法》和荷兰人斯台文的《数学记录》两书编译而成。
1988年,李福文神父又将本地李保菊和陈书琴两位女青年送到献县修会代培,在那儿保守、入会、初学、发愿,为教区修会准备圣召。献县修会在观察半年后,接受了代培申请。
这里暗示着:有些罪过可在今世得以赦免,另一些则在来世得以净化;此外,在格林多人前书(格前3:15)和伯多禄前书(伯前1:7)中都曾间接谈及炼净的火这些都可以说是圣经中有关「人死后最后炼净」这道理的基础。
韦固心生好奇,凑过去想看看是什么书,结果发现书上的文字自己从未见过,自然对书中内容更是一无所知。韦固感到很是奇怪,问老翁说:“老伯您看的是什么书?我自小熟读经文,怎的这字我却一个都认不得?
首批留学修生之一的陈书杰神父回忆道。1992年夏,全国修院厂洼街院址建成,全国修院从柳荫街搬到了这里。
(二)新约著作中的逾越奥迹(1)首先看保禄的记载对于保禄而言,天主在耶稣内所完成的救赎行动就是一个逾越的事件,如同在《格林多前书》中所表达的:「你们应把旧酵母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和的面团,正如你们原是无酵饼一样
他是圣经中首次出现的司祭形象,但他的背景、来历没有详细记载,因此他在《圣咏》及《希伯来书》中被视为“永远的司祭”,成为基督司祭职的象征(咏110:4,希5:6,7:1-17)。
他说:「太少儿童有机会听取和反思这本改变生命的书所蕴藏的内容。即使那些年轻时有这样做的人,在他们成年后,往往理所当然地把它们当成是可怕的故事。我们有需要做点事。」
当我看到她手中已被翻得泛黄而又陈旧的《梵二文献》时,万分敬佩,想到自己手中也有一本这样的书,却从没有看过,心里真是深感惭愧,感觉相差郭老师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