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诺撒仁爱女修会于1808年由圣玛达肋纳嘉诺撒在意大利创立,修女们毕生致力于帮助穷人和被边缘化的人。她们在阿鲁沙,除了其他使命外,还让陷于文化压迫循环中的女孩获得解放。
上主显示给来自东方的三贤士(玛2:1);他们是首批外邦人承认和钦崇在白冷出生的婴孩默西亚——基督。
耶稣对穷寡妇的赞叹足可以看到这一点。作为一种给予的行为,必须克制私爱和对财物的奢望。可见给予的重要意义不仅在物质上,而更重要的在人性精神方面,即透过“天主之爱”的圣化把自我的拥有给予他人。
例如GDP绝对值和人均值都大于中国的日本,在世界政治中并没有多少发言权--至少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日本没有可能混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一位刚到慈溪市不久还未找到工作的安徽藉青年教友也捐了300元,这种“穷寡妇献小钱”的精神确实令人感动。
(默2:17,20)我是生命(若14:6)我们的第一生命,是基督所赐,因为万有都赖他而存在(哥1:18);我们的第二生命,还是有赖他的恩宠,因为罪恶怎样藉死亡为王,恩宠也怎样藉正义为王,使人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他的大哥因为反感爷爷花钱请神汉在家里整治,使穷家雪上加霜,因此接受了表嫂的天主教信仰,那时大哥寄居在县城姑母家读初中。1984年,何全林的表嫂送给了他哥一本早晚课经本一本要理问答,作为慕道教材。
我出生于民国十二年十二月三日,系河北省濮阳县东干城人,父正寅公,母宗氏娥,在家排行长子,有两位妹妹。
我们再穷也有您吃的呀!每每看到这里,我都会落泪,这种水乳交融,是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今天我们抱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他人,难道物质丰富了人却更吝啬了?
我把我娃都托付给你……”父母对我们寄托很大希望,再穷也要供我们读书。一天,几位神父和我母亲闲聊,问她,你把你娃供到什么时候?我母亲毫不犹豫的回答:“都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