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诺撒仁爱女修会为马赛族女孩提供摆脱贫困的机会
2025-10-15 09:02:21 作者:莎拉·佩拉吉(Sarah Pelaji)
坦桑尼亚的阿鲁沙地区是马赛族和梅鲁族聚居的地方,嘉诺撒仁爱女修会在该地区履行她们的使命,将年轻女孩从有害的文化习俗中拯救出来,给予她们教育、尊严,以及选择未来的能力。
马赛族村庄
在坦桑尼亚马赛团体中,文化规范不断夺走女孩的童年。大多数女孩遭受女性割礼,并被迫与年长许多的男人结婚,以换取牲畜或钱财。一旦结婚,这些女孩就会失去她们受教育、自由或离婚的权利。她们成为夫家的财产,承担繁重的家务,且生育多个孩子,无论她们的健康状况如何或者是否同意。
嘉诺撒仁爱女修会于1808年由圣玛达肋纳嘉诺撒在意大利创立,修女们毕生致力于帮助穷人和被边缘化的人。她们在阿鲁沙,除了其他使命外,还让陷于文化压迫循环中的女孩获得解放。嘉诺撒仁爱修会的修女们认识到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于1966年建立了圣玛达肋纳培育中心。
该中心由姆泽贝莱(Levina Mzebele)修女带领,通过裁缝、烹饪、制造肥皂和其他创收行业的职能培训,为年轻女性提供第二次机会。毕业生会获得免费的缝纫机,以帮助她们创办一个小型企业,实现经济独立并重塑未来。
德勒撒的故事:从极端贫困到机遇
现在,34岁的姆尼亚潘达(Theresia Mnyampanda)是个改变和坚韧的典范。她曾在贫困中生活,如今拥有一家裁缝店,并雇用了十名女青年,其中五位是她亲自培训的。姆泽贝莱修女说,“姆尼亚潘达摆脱了贫困,实现了经济独立。她现在是一位领导者,导师和灵感来源”。
姆尼亚潘达的旅程始于一个简陋的泥砖屋,这是一个没有很多房间却有着一个大家庭的房子。极度贫困使她无法继续接受教育,直到她遇见嘉诺撒仁爱女修会的修女们。她们让她报名进入培训中心,向她免费提供教育。姆尼亚潘达完成学业后,在中心工作了几年。期间存下资金开创自己的事业。修女们送给她一台缝纫机,这标志着她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
如今,她有10多台缝纫机,并经营着自己的培训中心,在那里培训来自贫困环境的女孩,还雇用了五名女孩制作和销售服装。姆尼亚潘达说,“我非常感谢修女,她们将我的贫困改变成了喜乐。她们教会了我自律、知足和避免贪婪的重要性。我知道,成功来自努力、祈祷和坚持”。
姆尼亚潘达培养的职业道德无比珍贵,帮助她实现了自给自足、创业并支持他人。现在,她为3个贫困家庭的女孩免费提供缝纫课程,帮助自己的弟弟完成中学课程并上大学。他们一起改善家庭生活,并用砖和铁板建造了一座坚固的房屋。
姆尼亚潘达表示,“我非常感激修女。我不再是社会的负担;现在我能负责任地经营我自己的生活并回馈他人。这种改变确实是一种祝福”。
需要一个安全的空间
尽管取得这些成功,但挑战依然存在。由于缺乏宿舍,很多女青年被迫每天要走很远的路来到修女们开办的圣玛达肋纳培训中心,这使她们面临着遭绑架和强迫结婚的危险。姆泽贝莱修女说,“有时,我们有50名女青年报名,但只有15至25人能毕业”。
为了解决住所的问题,嘉诺撒仁爱女修会的修女们有意为面临危险的女孩建造一所宿舍,扩大培训中心,增加报名人数,开展更多赋权计划。
教育女青年的力量
姆泽贝莱修女强调,“当你教育一名女孩的时候,你给予她改变其生活和团体的力量”。一名受过教育的女性,会了解自己的权利、选择自己的伴侣、避免女性割礼等有害传统、教育自己的孩子、支持她的家庭并改变所属的团体。
嘉诺撒仁爱女修会的使命不仅仅是仁爱,更是一场变革的运动。这些曾经注定要遭受困难的女子,现在是改变的推动者。通过爱、教育和机会,嘉诺撒仁爱女修会的修女们不仅在挽救人的生命,而且也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原载: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