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帮助别人,他都觉得心里非常快乐,尤其是当别人对他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时,他觉得自己的生命特别有价值。他结束了本来还有大半年的假期,提前回到了工作岗位。
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正处在经济起飞的时候,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有钱了,但是却没有感到快乐;满神父并没有钱,每天自己下地,拔草、浇花,甘为穷人服务,却充满了平安和快乐。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带来种种负担,无论是家务、工作、学业和事业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留下烙印;若想取得进步,达到健康,追求快乐,则需要先让这些烙印逐渐淡化或消失。
我给了你创造力,如果你善用它就会得到快乐。我创造你能成为人的伴侣,朋友,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你是我的宝贝,为救你,我遣发独生子来到世界上受死。现在我愿你作我的代表和世上其他的人去分享我的爱。
筹划着临终时才信耶稣的人以为今生今世按自己的意思去生活会快乐无比。这种观点与现实生活正好相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几十年中一件有绝对意义的事是寻求内心的平安。
圣咏作者歌颂弟兄情谊的美好说:看,弟兄们同居共处,多麽快乐,多麽幸福!(咏一三三1)。这是真的,弟兄情谊是美好的!
而当某个人尽情地拥抱宽恕的同时,他也同样将和平、希望、感激和快乐揽入自己怀中。
第一种是记仇,等于在心里搁了一块土坷垃,自己总是生活在恨意带来的痛苦中;第二种是尽快忘掉仇恨,还自己平和与快乐,等于把土坷垃弄碎,在上面种了花;第三种是主动与仇人和解,解开对方的心结,等于是摘下花朵赠给对头
(而凡人、俗人只考虑自己的衣食住行名利快乐、只为自己的前途、房子、车子、位子、幸福奋斗。)
人们常常以无节制的寻求快乐或新经验来表达自由。然而,这是一种应受谴责的行为而不是自由。真自由绝不将人,尤其是儿童,引入贪婪的探索新奇事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