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书作者若望把耶稣死于十字架理解成一种高升。但这正是其矛盾之处,就在耶稣向会死的尘土屈膝时,他却被天主高举,并得荣耀。
他为自己的主张辩护,提出两点:A、圣经作者无意教授自然科学。B、圣经只在关于人灵得救的问题上方可作为标准。
此外,我们更获得的超性恩宠,使我们可以分享天主的生命;耶稣降世救人以及对人所作的启示,所传的福音,天主圣神对人的援助,以及他借圣事圣化人灵的工作……天主对人的恩惠不可尽数,正如圣咏作者说:“天主赐我洪恩
她的勇敢使她的名字留在耶稣祖谱里,又为希伯来书(第11章)作者列为信仰伟人之一。(参阅若苏厄书)8、德波辣(Deborah),名字的含义是“蜜蜂”。
——记《飞鸿过处》的作者蔚翠萍和她的家庭说起蔚翠萍,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如果提起蔚玛利亚,常读教会书刊的神长教友一定不会陌生。
《师主篇》的作者耿俾思说得更明显:“一个人若不为耶稣的缘故甘心忍受苦难,必不能懂得天上的事理”,他还说过:“世界上的人,愿意升天堂的不少,愿意背十字架的不多;盼望享神乐的不少,甘心受艰难的不多;同耶稣赴席的不少
(完)作者:徐杉(乐山市作协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者单位:耶稣圣心金邦尼传教会(原载:号角报)
看后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浮想联翩,特别佩服作者独具匠心的超强讽刺力度,借此表现他对眼下日益浮躁的虚荣攀比风潮的深恶痛绝,对偏离“实用价值”之外的“贪大求洋”无情鞑伐。
作者单位:耶稣圣心金邦尼传教会(原载:号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