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笃十六世讲到,"当我们不热衷寻求自己的荣耀时、意识到义人的报偿是天主本人时,我们的见证才会更加鲜明。
那么,“以心为镜”我们又能知道什么呢?在浩繁沉重的人世,我们的目光是有限的,我们的智慧是有限的,而世界却是无限的。在有限与无限之间,人是何其渺小。
时光穿越岁月的罅隙,将我搁置在一个浅浅的港湾里,还没来得及说再见,又踏上了匆匆的行程……终于没了那群孩子肆无忌惮的嬉笑声,也再不用揪心地看着他们脏兮兮的小手在我崭新的歌集上摸来摸去
1994年的圣诞节,我和两岁的儿子同时领洗。自此后神恩不断:折磨儿子数月的疝气,不治而愈。2000年校车轧过儿子的一只脚,居然只是蹭破皮。
他看到耶稣所完成的神迹,承认他是一个由天主派遣来的师傅,就在夜间去与他会晤,为的是不被人发现。上主接待他,同他谈话,给他启示他来不是为审判,而是为拯救世界(参阅17节)。
这是教宗方济各向第三届大萨索山国际论坛的与会者发的电报中所强调的。
一份关于敬礼耶稣圣心的新文件将公诸于世,帮助信友们默观“上主的爱”的各个方面,让这爱“光照教会更新的旅程”,而且“也向这个似乎失去心灵的世界讲述一些具有意义的事”。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却不明白,如果你去见你的上司,或参与一个婚礼,恐怕你也要找一件比较正式的衣服,但为什么你来教堂与耶稣相遇却丝毫不在乎呢?还是我们的心没有在教堂里。
人生在世,都是在这样反复伸屈的状态中走过来的。生活的坎坷;成长的艰辛;学习的困难;就业的危机;事业的失败等等,都需要我们去面对。
晚上大家在一起分享心得时,在家祈祷的弟兄深有感触地说:“当我们想到你们在外边宣讲会遇到形形色色、思想各异的人可能会提出的刁难问题,就感到你们迫切需要天主圣神的助佑,我们的祈祷越发诚切,比平时诚恳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