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第17号指出:“那一批极有功于向外传教的人员,也是值得称誉的就是那些充沛使徒精神的男女传道员,……今日,为了对如此众多的群众传道,为了执行牧灵职务,神职人员太少,传道员的职务极其重要
这里原是一处修院,现已成为接待神职人员及教会信友来巴黎暂时居住的地方。这里的院子很大,树木成荫,院内有一小圣堂,每日有弥撒。我们的住处整洁简朴,所有设施都很方便。
在这里住的,有不少是老神职人员,个个文质彬彬,文温而雅的绅士派。女士也装扮的非常合体。无论何时见到你都是面带微笑的问候“甭儒了",法语“您好”的意思。 我们三人住进一处两大间的套室单元。
因而我认为,在中国未来的福传工作中,对平信徒传道员的培育应该和培育神职人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事实上,在中国教会中,许多传道员有名无实,没有任何出色的工作。所以前面所提到的漫画才显得更真实。
自从八十年代落实政策回到上海之后,所做第一件大事就是重新开放上海修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教会培养接班人,解决了六省一市神职人员的培养问题;成立光启社,出版各种教会急需的书籍和神学院需要的教材。
据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贾彦文总主教主动请辞台北总主教后,荣休的他先在当地神职人员退休公寓生活,但总是生病,他便回到他曾经服务过的花莲教区短暂休养。
传教士中有26位神职人员(21位修士、4位教区信德协牧者(fideidonum)和那位蒙古神父)、45位修女和一位平信徒志愿者。之前我们还有两位平信徒传教士,但他们由于健康问题不得不返回波兰。
他们可能是我们的姐妹、配偶、密友、神职人员,或辅导员。最重要的是,我们愿意告诉他们自己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他们能及时来到我们这里帮助我们。在遭遇困难时不与人分享,会导致更多的困难。
一、铎职在今天中国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大陆神职界问题很多,但我认为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许多神职人员缺乏必要的奉献和服务精神。
这种培育,“不论从主导的教会来说,或是从接受者神职人员来说,永远不会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