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反应是:中国教会的一位真朋友走了,我们不应忘记她。前段时间,曾听说并收到过佳真妮修女生病的信息,没想到在耶稣升天节前,她随同升天的主回归父家了,愿她永远安息天乡。
就像福音中的妇女们一样,我们也被问题和疑虑所笼罩,在这出乎意外的标记面前,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恐惧——“俯伏在地”(参见:4-5节)。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教友等各国政要,联合国慈善大使和反饥饿大使、世界足球先生卡卡教友等各国运动员均已来到北京。
场面隆重反而能激发大家的信仰热情,有益鼓励年轻圣召。这就需要各地神长根据当地教会的实际情况灵活取舍。
(户12:13)这是出自他怜悯之心与无条件宽恕的爱,即使是被反对时也不记恨。这也再次验证了梅瑟“为人谦和”的品格。7.问:天主为什么要让米黎盎在营外隔离七天?
6.问:加肋布对百姓的反应和其他侦察者有何不同?答:当百姓开始恐慌时,加肋布挺身而出坚定地说:“我们尽管上去,必要占领那地方。我们必能战胜。”
因此,那些反映着教会从前对世物的看法和运用的词句,及某些有关补赎的外在表达方式,都作了修改。这样,特伦多会议所订定的许多礼仪法规,在梵二大公会议所制定的法规中,得以实现和改进。
如我们所知,在两人之间也曾因如何与外邦人交往而发生争执,保禄甚至说:“当刻法来到安提约基雅时,我当面反对了他,因为他有可责的地方”(迦二11)。
答:天主并未让巴郎咒骂以色列,反而将祝福的话放在他口中(23:5,16)。巴郎忠实地传达了天主的命令,并强调说:“我岂不该谨慎说出上主叫我说的话吗?”
笔者提出,从宗教史看,面对世俗化社会,宗教可以有几个走向:1.融入世俗社会;2.反世俗化甚至发展到反现代化;3.超越世俗化(BeyondSecularization),达到新的境界;4.消解世俗化,走向后现代化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