⒋ 教义函授部:免费按时寄赠32期天主教教理课本,计有中、英、印尼、印度淡米尔各种文字课本。 ⒌ 和平联祷部:联络各地教友为中国教会祈祷和平。
当福传主保圣方济各沙勿略满怀福传热情来到印度果阿时,他马上用当时最使人注目的方式开始福传工作。
回顾教会历史,每一位圣人,从方济各亚西西到依纳爵罗耀拉,从圣女小德肋撒到印度的德肋撒姆姆,他们都是团体和时代的弱小者,然而,他们因为生命中有了“天国的种子”,却长成了一棵棵“时代的大树”,让当代和后代的人
今天,在世界各地的贫困人群中,都有主耶稣的门徒们在照顾着他们,照顾麻风病人的神父修女们、照顾无家可归者的基督徒们、照顾身心残障的善心人士……印度的德肋撒姆姆,和成千上万的教会人士在世界各地的社会不同阶层
这些传教士一代接一代,源源不断地派往各地:南到阿拉伯、印度北部;北到高加索、里海之滨,但他们主要是沿丝绸之路向东扩展。公元六世纪传入疏勒(喀什噶尔我国史书称疏勒国)一带。
无论哪种宗教传统,都必须面对“苦难的现实”;无论拯救、觉悟或解脱意味着什么,都必须对“人类的苦难”有所回应;无论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等,假如他们的任何信条可以被当作忽视或容忍“人类苦难与地球苦难
相关阅读:景德镇──昔日天主教圣品瓷制作中心法国耶稣会神父殷弘绪(Pèred’Entrecolles)在《致耶稣会中国和印度传教会巡阅使奥里神父的信》中描述了一件事,有人从一家大商店的残余物品中带给他一只盆子
学术界的几位老师、博士、专家从学术理论方面探讨了历史中的方济各·沙勿略其人其事及其意义,带领我们循着圣方济各·沙勿略的足迹追忆了他的传教历程:印度果阿、锡兰(今斯里兰卡)、东南亚的马六甲、马鲁古群岛、东北亚的日本以及中国的上川岛
关于冲突,举个例子,上古时期的很多宗教,包括美洲、印度和中国不少少数民族的宗教,认为世间很多事物是神圣的,所以出于“禁忌”,不能解剖、分析。这与上古的万物有灵论有关,显然限制了科学的发展。
2003年的10月,印度德肋撒姆姆荣列真福。这件事促使我们把她与大德肋撒和里修的小德肋撒的神修生活联系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