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教会宪章》指出:“教友办告解,由于天主的仁慈,获得罪恶的宽恕,同时与教会和好,因为犯罪时损伤了教会。”
现在母亲的手臂已痊愈了,但父亲依旧没有认识天主,不过我和母亲会永远为他祈祷,因为我们有一位有求必应,仁慈的令人吃惊的主。
那时候我虽然没有信仰,但我在想,仁慈的天主一定看见了那个悲伤的女孩哀怨的眼神,听见了我绝望的哭声,从此,天主亲自来承担了我的父亲的角色。
玛达肋纳曾被基督所治愈,然后跟随在基督左右,成了基督的威能和仁慈的爱的见证,这个爱远比罪恶和死亡更有力”。
教宗把福音中的纳因城门和慈悲圣门联系起来,指出:来到圣门前,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生活,把个中的喜悦和痛苦,计划和失败,怀疑和恐惧,全部托付於上主的仁慈。
相反地,天主邀请他们悔改,期望他们看到天主仁慈的标记後能够找到回头的路途。一如《圣咏》所唱的:上主,祢若细察我的罪辜,我主!有谁还能站立得住?可是,祢以宽恕为怀,令人对祢起敬起爱(一三零3-4)。
相反地,天主邀请他们悔改,期望他们看到天主仁慈的标记後能够找到回头的路途。一如《圣咏》所唱的:上主,祢若细察我的罪辜,我主!有谁还能站立得住?可是,祢以宽恕为怀,令人对祢起敬起爱(一三零3-4)。
悔罪更新不仅是我们人不断选择积极向上的良性生活,更是天父给我们的仁慈,回归健康正道,活出生命价值和光彩的恩宠。
(伯后3:9)由此则不难看出天主对我们的无穷大爱、无限仁慈,是多么超越我们的理智想象,而且他对所有的人皆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反复怜悯宽恕。
仁慈的天父求你恩赐每位基督徒,践行伯多禄宗徒说的:大家都该穿上谦卑作服装,彼此侍候,因为天主拒绝骄傲人,却赏赐恩宠于谦逊人(伯前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