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常会引用圣经上这一段话来做回答:祈祷与斋戒固然是善功,但秉义施舍却超过前二者……因为施舍救人脱免死亡,且涤除一切罪恶。施舍行义的人必享高寿。
我们教友若救人一难,胜过斋戒祈祷!他又和我们再次一起奉主之名打开圣经:你光荣上主要爽快。不要吝惜你手中所献的初熟之果。在一切祭献上,要喜形于色:奉献什一之物时,也要高兴。
在此四旬斋期,教会要求我们克己苦身,斋戒祈祷,虔诚地听取天主的召唤。藉着外在的苦行,使我们达到内心的忏悔,为度逾越作好充分的准备。同样是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接纳痛苦,拥抱痛苦,升华痛苦!
在这四旬期里,就让我们借着克苦、祈祷和斋戒,在圣言的引导下更新自己,做到如同天父,满怀慈悲。
(《慈悲诏书》4)诚挚地邀请大家,让我们妥善准备自己,藉着克苦、斋戒,诚心诚意在天主面前忏悔。
他想象人们在宫廷城墙内外反复咏唱着他的歌词,并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畸人十篇》,记录了他同8位中国文人的谈话,涉及死亡、灵魂不灭、斋戒、灵修、善恶报应、占卜以及财富等诸多方面。
阿尤索枢机提到这个委员会每年都在其它不同传统宗教的节庆机会上送去贺函,例如穆斯林的斋戒月、佛教徒的卫塞节、印度教的排灯节、耆那教徒纪念大雄尊者的日子,以及锡克教徒的庆节。
教宗保禄六世在他1973年的四旬期文告中强调了这一点,邀请我们聆听先知依撒意亚的敦促:“这不是我所喜欢的斋戒吗?
祈祷的灵魂是斋戒,而斋戒的生命是慈善事工。谁祈祷,也该守斋;谁守斋,也该行施慈善事工。”
因此,我想四旬期对于我们多年沐浴主恩者而言,更应重视心灵的斋戒。借此机会经验一次信仰的考核,个人对自己信仰出题考试:我对于信仰的定义是什么?我和天主的关系如何?天主在我生活中的位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