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天主慈爱的计划并没有留在沉默中和高天上,祂与人建立关系,让人认识这一慈爱。祂启示给人的不仅是一些事迹,更是祂自己。
这好心的撒玛利亚人就是慷慨地向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手的人。
我们今天从三个方面默想福音和读经:(1)爱遇到爱;(2)神遇到神;(3)人遇到人。1、爱遇到爱爱,就会遇到爱。天主是爱,有爱的人,就会找到天主,在无意识中跟随天主而生活。
这条善恶意识的良心道德律,是人内在的精神“法律”,它与人制定的法律有区别。人的权威或国家制定的法律,只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良心则还制约着人的内心世界。
可是现实的生活告诉人,即便你有钱、有地位、有荣誉,却不一定有幸福。经上说:“智慧赐人幸福”。(箴1:20)因为,只有智慧才会让人去思索幸福生活的价值的含义,顿悟生命真谛,从而获享幸福。
此次避静由信德社的李荣品神父主讲,避静期间,司铎们通过公共祈祷、个人默想和朝拜圣体,深入反省自我使命,增进与召叫并派遣人的耶稣的关系。
吾主耶稣在山中圣训中论及施舍、祈祷和禁食等善工时曾非常明确地指出:你们应当心,不要在人前行你们的仁义,为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你们在天父之前,就没有赏报了。
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我们的生活不仅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更需要一个终极目标。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系列所谓从属性的目的和目标,需要我们一项一项地去实现。
在圣神的启示下,在神长教友的共同努力下,堂区不仅撒出了“网”,还捕到了不少的“鱼”。25日,在总堂领洗的11名,在下边堂口领洗3名,还有一名慕道者因来迟急的跺脚哭喊,神父答应下主日为她付洗。
为了让我们在施舍、祈祷、守斋时避免虚荣的危害,主耶稣曾在山中圣训时作了特别的强调:你们要小心,不可在人前行你们的仁义,故意引人注意;不然,你们在天父前就没有赏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