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生活中的信德之常常祈祷
2014-09-11

难道主耶稣会不知道她女儿身处的危险,和她内心的极度痛苦吗?当然不会。但是门徒们却没有设身处地、怜悯体恤的心怀,他们甚至要把这妇人和她病中的女儿赶走,因为他们嫌这妇人一直跟在耶稣和他们身后叫喊,太烦人。

光启社―“传扬基督福音的小工具”
2006-10-13

(一)光启社的命名和使命  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是1984年成立的,它沿用了解放前上海耶稣会主办的一个汉学研究所的名字――光启社,但没有实质上的连续性。我们取用该名有两个主要原因。

西方传教士眼中的中医
2012-04-29

邓玉函所著西方解剖学代表作《泰西人身说概》早在明末清初,由利玛窦、南怀仁、邓玉函等耶稣会士为主角的第一次西学东渐中,除了倡导耶儒合流,展示西方科学技术之外,学术传教是主要的方式,传道必是获华人之尊敬,最善之法

台湾:台湾国际圣体大会朝圣团接受派遣即将启程
2012-06-07

相遇与皈依在徐光启皈依天主教信仰的过程中,徐光启与郭居静、利玛窦、罗如望这三位耶稣会士的相遇与对话,对他灵魂的触动很大。他们对于徐光启皈依天主教信仰,以及他日后的信仰实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教宗:为挑选主教候选人订出指引
2013-07-07

这首位当选教宗的耶稣会士向在全球不同教会和政府代表他的一百五十多名大使和教廷外交人员讲话时,定下这些重要的新准则,并告诉他们,他们的临在使他真实感到「教会的大公性和普世性」。  

今天需要再识耶稣
2006-06-14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认识耶稣,我们就不能将耶稣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的时代隔离,我们就不能否定耶稣会复活在我们中间而不去辨识他。

清明节:从清明节祭祖看宗教本土化及相互影响
2016-04-05

其实,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在经过细致观察和研究儒家文化传统习俗后,认为中国人的祭祖行为属于一种感恩孝道的行为,不是宗教性的,因此,不必将其定性为偶像崇拜及迷信。

从神学的角度思考“一路一带”
2016-06-29

海上丝绸之路,也表明了耶稣会传入中国这段历史。

隆巴尔迪神父和他向世界传播善的使命
2021-11-09

这是耶稣会士隆巴尔迪(FedericoLombardi)神父的看法,他曾担任过《公教文明》期刊的撰稿人、副总编、梵蒂冈电台台长、梵蒂冈电视中心和圣座新闻室主任。

听圣召分享心得
2022-03-03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耶稣会借着人同样问我们这个问题,你爱我吗?我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爱你,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