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燃烧着无偿之爱的荆棘面前,我们要像梅瑟一样脱下鞋子(参看出3:5),尤其那些穷人正是为信仰而受苦的主内弟兄姊妹。在猛如死亡的爱光照之下(参看雅歌8:6),真正的可怜人是那些不愿视自己为穷人的人。
在战“疫”中成长和走出来的朱朱,作为一个90后的青年教友,不但在挽救生命中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也对在信仰上如何获得新的生命深有感触,她说,“我觉得还是要一心向善,依靠天主。
堂区的每一个成员若能在信仰与爱德中共融,达到彼此认识关怀,互爱互助,成为一个充满兄弟之爱和喜乐的温馨的团体,不但可以保持已有的教友不断成长,而且还能吸引更多的教外人加入。
这见于该仪式中所唱对经,有关基督论及兄弟之爱的话(参若13:34)。
相信天主的人,是相信在因着“到底”之爱被钉死(若13:1)的基督与他扭曲外表中,天主显现了自己。他们知道美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美。
奇亮老师带领大家在歌舞赞美和祈祷中开始,以《基督人的生命》为主题,把基督徒十个生命特征:1.仆人的生命,2.祝福的生命,3.祈祷的生命,4.深信的生命,5.受苦的生命,6.传承的生命,7.傅油的生命,8
,自然而然,徐徐渐进的带领参与者进入自己生命深层的历史,去发觉生命的奥秘,以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改变生命的形式见证主在每个人生命中的奇迹!
(斐2:5)同情体谅,接纳他人的软弱,尽心实践基督之爱。待续
训道篇第三章中曾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哭有时,笑有时;哀悼有时,舞蹈有时;缄默有时,言谈有时……况且喜怒哀乐都会对人有益,都会强化爱主爱人之爱,那么我们只强调某一模式、某一途径来敬拜天主
再根据两位教宗的教导进一步说,我们越来越成为教会,走出圣堂、堂区、教区后,我们所想到的更多的是去传教,满怀着基督信仰之爱造福他人、与有需要的人分享我们所有的资源、积极致力于社会正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