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总会长充分活出圣鲍思高的神恩,他准备好带领慈幼会的使命,……凭借在神学、牧灵和学术方面的丰富经验,欧达德神父被召叫引领慈幼会会士走向常新的未来,将他们修会创始人的梦想带入当代世界中。
三、静观之路大德兰教导我们:静观就是与天主爱的交融,少用头脑,多用爱来交心,走向更内在的层次。静观的过程有三个夜:第一、剥除并弃绝对事物的欲望。
在神父和修女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耶稣当年走过的苦路一步步走向大山深处。拜苦路途中很多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流下感恩和忏悔的眼泪。在这条苦路上,有两个地方让我感触最深。
当我们走出去的时候,后面的事情才会发生;让我们走出自我,走向基督走出家门,走向禾场,是时候了,赶快行动起来吧!
他指出,宗教是帮助人类跨越自己走向他人的桥梁。宗教境界越高的信徒,其胸怀必越包容。最后,他转达了香港教区主教汤汉枢机对研讨会的关心、问候和美好地祝愿。
我们的教会史研究方面,因为我不是做这个研究的,但是我们中国教会史研究还是要进一步的走向细化。走向中国史的研究,天主教、基督教对于中国教会的影响。
多数人走向信仰的过程比较长远,就像人与人的关系一样,一见钟情到底比较少,多数人是逐渐地认识到神的真实的。所以,我个人的论点包括历史的证据,历代教会的经验,再加上我个人的体验,都是贯穿一致的体系。
教宗给予教会巨大的推力,与教会一同寻求天主的圣意,寻求教会在今日世界中的使命,为众人的益处着想,真正地走向边缘,走向世界的尽头。教宗常说牧人应该走在羊群的前面、中间和后面,帮助羊群前进,找到它的道路。
因此,应该坚决地走向和平,即使每个人得放弃某些利益。我期望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国人民,期望各自的政府,怀着每次旅行所必须的勇气和决心,踏上这条通往和平的幸福旅途。
他强调,很经常地,「教会太过侧重于组织及机构,而不是注重她走向天主的圣召,她向世界开放自己迈向他人的圣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