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天主是爱,但当我们议论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又忘了天主是爱的信念,而总是用人间世俗的胸襟来衡量天主无限伟大的情怀。
但这种通过“比较”的理性思考,往往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以对物质世界的“得失”论“公平”;以获得“利益”的多少论“公平”;以世俗的“祸福”论“公平”。
然而,在谈及个人荣耀时,靳丽雅淡然一笑:“国家的表彰固然是好事,可是对于我们每个教友来说,世俗的荣耀实在不值得贪恋啊!”天主对义人的试炼好像工匠冶炼黄金一样,在严竣的考验中磨砺的信德才能更坚固。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正像是圣经出谷记描述被梅瑟带出埃及的犹太人一样,虽然在埃及有奴役和压迫,但有肉吃,在通向自由的路上,尽管有天降的“玛纳”,可是很单调,也没有肉吃……正像我们现在一样只知贪图世俗和一时肉身的满足
(玛5:8)一个只注重世俗的人,会遮住灵魂的眼睛,所以事奉主绝不能三心两意,脚踏两只船,这样怎能得见主呢?希伯来书说:该卸下各种累赘和纠缠人的罪过,以坚忍的心,跑那摆在我们面前的赛程。(希12:1)
只有基于淡泊,扎根信仰,以超然的心态去把握人生,才能有超越世俗的心境,才能在怡然自得的心境中,去品味大自然的美丽和多姿多彩的人生美景,如果你拥有了淡泊的心境和信仰的眼光,你的人生就会摆脱苦和累,而拥有一个智慧的人生
因为婆婆年轻时做饭的手艺确实不怎么样,所以被她的婆婆百般挑剔,又时常嘲讽,但老实的婆婆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从没有一句反驳和埋怨,只是默默承受,也许在她心里,天主早已经为她安排好了一切,她只需逆来顺受,克服世俗的欲望便能窥见天堂的皓光
我虽是个老教友,但以前的信仰只是表现在早晚祈祷,大瞻礼进堂上,有世俗的需求时总是向主伸手要,从不考虑灵魂的饥渴、天主的意旨,更不想做什么奉献。
据很多学者推测:很有可能是他加入了一种比较严格的团体,远离世俗,在旷野中生活,度有明确使命和严厉规则的生活,例如谷木兰团体。
而作为一个教友却意识不到所表现的不是爱,而是伤害,不仅伤害神父的健康,更是把神父拉下马来;不仅污染了神父的身体,更让他的灵魂被世俗的东西所玷污。疼爱关心神父没错,但你的疼爱关心方式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