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一方面指出教会有时把自己关在小事情、封闭在细微的诫律中的不当做法,另一方面也强调说我们必须在各路口宣讲福音,宣讲天国喜讯,用我们的宣讲医治各种疾病和创伤,因为在他看来,只有人们先听到并接受了福音真理,才有可能建立起道德大厦
华姿尽力挖掘德兰道德的深度,以充实和抚慰我们周围道德缺失的悲哀心灵。 在华姿作品的扉页上,华姿大胆地展示中国读者不熟悉的、古代圣者方济各的和平祷词,使全书增添了神圣的光彩。
结婚十年的李敬德表示说:只有二人愿意放低自己的原则,两人成为一体,婚姻才可以长久。
它是个极为敏感的地点,是三大一神宗教争夺之地;不过,这也是三大宗教互相讨论具体问题的机会,而非讨论抽象原则。
圣座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委员会科赫(KurtKoch)枢机接受梵蒂冈电台采访时表示:这项纪念活动为回顾《大公主义法令》是个好时机:重新阅读这份文献,使其具有现实意义;然后,反躬自问大公运动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教宗也不忘要求主教们特别关注修生、司铎和度奉献生活者,培育他们活出福音贫穷的精神,并根据教会社会训导的原则管理物质财富。 最后教宗提到穷人。
教宗还勉励他们透过对话,怀着手足情谊来关怀生命和司铎牧职;在必要情况下,要秉持正义和爱德的原则,毫不犹豫地予以惩戒。司铎的人选满腔热忱,愿意献身於上主,却也时而感到困惑。
对人对事可以灵活,但是一定得有自己的根本与原则。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所以说,司祭应首肯自己的身份!一个好神父,应该能明确地判断自己的作为与不作为,明了自己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而担负的使命。
为此,教宗本笃十六世表示,他相信牧灵访问为福传工作也是一个新动力,而福传行动为真正的发展是原动力也是原则。
强调梵二大公会议文献《礼仪宪章》指出‘礼仪为教会生活的顶峰与泉源’,同时也指出礼仪要‘适应各民族天性与传统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