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看来似乎自相矛盾,但我只能这样回答,事实上,这才是我的真实体会。
小时候,我们对父亲不满,会向祖父告状,我们教会也有上级,我们可以向主教反映神父的情况,但这种反映必须慎之又慎,必须确定要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而不是表面的假象,不是道听途说,不是因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而泄私愤
你能感觉那些祈祷的诗歌之后那颗感情丰富而真实的血肉之心吗?你会被触动吗?痛苦的时候,怎能不呻吟?喜乐的时候,怎能不手舞足蹈?憎恨的时候,怎能不诅咒?悔恨的时候,怎能不心痛?委屈的时候,岂能不诉苦?
与主的相遇正是在这个节点后获得真实提升的。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对话转而进入到一个貌似无关的话题上:她的情感生活。我们必须相信,上主对信仰追求者的洞然了解,我们必须相信,上主所指出的门径为我们最为适宜。
因此,重要的是能识别出虚伪,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好似有双重生命,一个是真实的,另一个是想象的,即我们自己或别人以为我们的样貌。但我们很在意建立这第二种生命。神父从戏剧的视角来阐明虚伪。
结束采访时,纵德肋撒千叮万嘱不要写他们夫妇的真实名字,她说,我们都是基督徒,大疫当前做不了什么大事,就是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不值得一提,“换作别人,一样都会这么做的!
了解异性,因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男人的心事你别猜》,承认自己的弱点,《感谢不完美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和解》,包容不完美的别人。
教宗当时说:「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就像你们的中心那样,向我们展示了近人首先是个人,不论他的处境如何,他始终有一张具体、真实的面容,而非经过时该忽视的某样东西。」(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结果,我发现这位朋友病危的消息与庆祝新年的气氛并不是矛盾的事,让我感到今年新春“过年”的感觉更为真实,也让我更有动力与目标,期望未新一年中活得更充实。
有时候,我们也会同情比喻中的长子,因为他觉得父亲偏袒浪荡的弟弟,也不顾自己辛苦的做哥哥的真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