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利玛窦与庞迪我等神父,在所出版的著作中使用上帝一词,最适合描述与表达天主教教义中的神(Deus/God)的神圣权威,因为这个名字指万物的创造者。因为,他们在讨论上帝或天时,通常指精神与永恒的存在。
匝8:20-23;弟前2:1-8;谷16:15-20普世教会将十月份的倒数第二个主日定为“传教节”,既是提醒我们每一位基督徒记得主耶稣交给我们的福传使命,也提醒我们学习万物,及时结出丰硕的信仰果实。
为避免我们的人性误入歧途,让我们寻找那在万物之先就已存在的智慧(参阅:德一4),她必定会帮助我们把人工智能系统用在完全人性化的传播上。
然而,人文精神的复苏已成为普世人类的迫切需求,向往淳朴和纯真,回归自然与和谐,汲取宇宙万物大智慧的风潮正在全世界悄悄兴起。
所以对于天主来讲,爱自己,创造万物,和爱人是一回事。天主是爱,如果他不爱,他就是反对自己,就不是天主了。这就是为什么天主创造了天地万物,又创造了天使和人类来分享他的美善福乐。
末日复活是一种由属生灵的身体转变成属神的身体(格前15:44,斐3:20—21),由可死的变成不可死的,死亡要永远被征服(格前15:53—54),而且末日的复活不仅与全人类有关,也包括整个受造界,万物都在期待天主子女的显扬
他创造了宇宙万物,而这宇宙却容不下他。他为了爱我们将自己隐身于圣体之中。耶稣说: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见子,并信从子的,必获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复活(若6:40)。
冰天雪地的严冬过去了,万物复苏的春天来到了。三个月来,老妻经历了从发病、住院到治疗、出院,到再住院再治愈的过程,确诊多年的冠心病、肝硬化消失了,夺人生命的癌细胞回到了正常的范围。
在开封犹太人留传下来的几块碑的碑文中都以天、上天、真天、重天、敬天、天道、天心、告天、天命来称呼万物之主。从开封犹太清真寺的结构、布局、风格,特别是寺内设置等方面,也可见希伯来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交融。
教宗方济各有一种全球性的整全视野,在他关于环境生态问题的通谕《愿祢受赞颂》中表现出来对整体观念,也同样体现在他对全球事务的认识上,他看到万物彼此相关,天主的公义需要在与周遭现实的关系中整合实现。